[发明专利]一种高粘弹性保水可食用橡皮泥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8801.0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琴;章红英;王素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亚琴 |
主分类号: | C08L3/02 | 分类号: | C08L3/02;C08L5/00;C08L5/04;C08L91/06;C08K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皮泥 壳聚糖 保水 羟基 制备 氨基 多糖物质 可食用 高粘 琼脂 制备技术领域 竹炭粘胶纤维 小孩 可食用物质 生理性伤害 唾液淀粉酶 无定型状态 纤维素 多孔特性 离子交联 吸水性能 常温下 分子链 粘弹性 染色 单糖 氢键 水溶 吸水 竹炭 羧基 淀粉 分解 消化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粘弹性保水可食用橡皮泥的制备方法,属于橡皮泥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竹炭粘胶纤维分子链上的羧基与壳聚糖上的氨基可发生很强的离子交联作用,能够提高橡皮泥的粘弹性能,本发明中所用材料为可食用物质,由于壳聚糖的羟基和纤维素与琼脂的羟基之间的氢键作用,或壳聚糖的氨基与羟基之间的作用,它具有竹炭的多孔特性有利于橡皮泥染色,与壳聚糖等其他吸水原料协同作用,提高橡皮泥的保水吸水性能,所用琼脂在常温下为无定型状态,起到增黏作用,可迅速水溶变成粉状的多糖物质,特别是淀粉类多糖物质可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单糖,能够被小孩消化,不会对小孩造成严重的生理性伤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粘弹性保水可食用橡皮泥的制备方法,属于橡皮泥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橡皮泥,自从1956年问世以来,橡皮泥就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玩具。最开始的橡皮泥只有灰白一种颜色,但随后的几年里橡皮泥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和香味。包括夜光的、金色、银色、香波味、刮胡水味等等。另外,在动画的发展史上,有过很多经典动画是用橡皮泥作为材料,通过定格动画技术做出的动画。
发展到今天,橡皮泥的材质和工艺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像以前,不能混色,不能重复使用,而且比较粗糙发硬,现在升级版橡皮泥的称谓是‘彩泥’,再高端的叫“超轻粘土”有代表性的就是“欧克泥”。传统橡皮泥只要一些你家厨房里常用的原料,就可做出一套这种传统的橡皮泥。橡皮泥有工业橡皮泥和小孩耍的普通橡皮泥之分。
工业上使用类是橡皮泥的泥状物,有广泛用途。用途:高级彩色泥土无毒、环保,主要用于工艺品、五金、塑胶开模、学生雕塑,可循环使用,久置不变质。油粘土-新型橡皮泥,该类型橡皮泥主要以碳酸钙等为原料,以液体石蜡为油性成分。与甘油等配制而成,可供幼儿、儿童及有关人员练习制作陶瓷工艺品等使用的油粘土。
橡皮泥由于其色彩鲜艳、使用方便,成为小孩子常用的玩具之一,小朋友可以利用橡皮泥进行学习,创造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目前橡皮泥中添加有合成香精,刚开始使用时会产生很大的味道,影响小孩子呼吸系统的发育,橡皮泥中还含有重金属和非天然挥发性化学成分,不利于小孩子的长期接触使用。由于橡皮泥存在一些香味,色彩丰富,很容易引发小孩子误食,对其身体造成危害。现有的橡皮泥常因表面水分蒸发而缩水,甚至龟裂、变干、变硬,无法做到长久保存而被反复使用。
因此,发明一种高粘弹性保水可食用橡皮泥对橡皮泥制备技术领域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现有的橡皮泥常因表面水分蒸发而缩水,甚至龟裂、变干、变硬,无法做到长久保存而被反复使用,橡皮泥中含有重金属和非天然挥发性化学成分,不利于小孩子的长期接触使用,孩子误食后,对其身体造成危害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粘弹性保水可食用橡皮泥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粘弹性保水可食用橡皮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100~120g竹纤维置于烧杯中,继续向烧杯加入600~700mL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得到纤维素悬浮液,将纤维素悬浮液抽滤,去除滤液得到碱化纤维素,将制得的碱化纤维素放入带有搅拌器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向四口烧瓶中加入400~450mL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升温,用滴液漏斗向四口烧瓶中滴加15~18mL二硫化碳,搅拌反应,得到反应产物;
(2)将上述反应产物与400~500mL硫酸镁溶液混合搅拌30~35min,过滤,去除滤液得到滤渣,将滤渣用无水乙醇洗涤后置于烘箱中,加热升温,干燥,得到固体纤维素黄酸酯,向固体纤维素黄酸酯中加入100~120mL氢氧化钠溶液,浸渍后取出,得到粘胶纤维,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亚琴,未经吴亚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8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淀粉筷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膜成膜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