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装置及接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8618.0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7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罗杰;马昊军;王国林;刘丽萍;张军;赵长浩;肖学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B6/02 | 分类号: | H05B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62105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加热电源 安全引线 电感线圈 分流电缆 接地装置 接地 接地端子 一端连接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 传输功率 控制电缆 多组件 温升 电缆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装置及接地方法。所述接地装置包括安全引线和分流电缆簇,所述安全引线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感线圈的中点,另一端连接分流电缆簇的一端,分流电缆簇的另一端连接感应加热电源的接地端子;所述接地方法为采用安全引线延伸出所述电感线圈的中点,然后使安全引线末端通过分流电缆簇连接感应加热电源的接地端子。本发明在不附加更多组件的情况下使用于高频感应加热设备中传输功率,能使电缆温升降低,进而可根据需要控制电缆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加热线圈的接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装置及接地方法。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电源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装置。与传统的加热设备相比,感应加热电源具有很多优点:对于固体可采用非接触的加热方式,加热温度高,安全高效,并且产品质量稳定,温度容易控制,加热速度快;对于气体加热时,由于不是通过电极产生等离子体,因此不会有金属污染,可更好地用于科研实验研究;并且功率因数高,对电网的污染小等。因此,感应加热电源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国防领域。
随着使用需求的增加,感应加热电源的功率在不断提升,电源系统所承受的负荷也随之增加。尤其感应加热电源包括的用于对工作负载进行加热的二槽回路,需承受极大的电流。
对于感应加热电源中的二槽回路,其电感线圈要通过电源的接地端形成封闭的LC振荡回路。在所述的LC振荡回路中,连接电感线圈中点和接地端之间的接地电缆需要承受极大的入地电流;由于LC振荡回路中的电流为高频交流电,趋肤效应使得高频交流电主要通过接地电缆表面导流,如果接地电缆较细(截面积较小),其承受高频交流电产生的巨大发热量时会影响接地电缆的安全使用。想减少发热,保证接地电缆使用安全,就需要使用大横截面积的电缆。这会导致电源设备的成本增加,并且增加对设备现场的占用空间;尤其设备现场空间受限时,会造成巨大的安装难度。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感线圈中点接地形式,使电源设备的成本降低,并且不会增大对设备现场的占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感应加热电源中连接电感线圈中点的接地电缆横截面积大,造成占地面积大并且成本增加的缺陷,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装置及接地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装置,包括安全引线和分流电缆簇,
所述安全引线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感线圈的中点,另一端连接分流电缆簇的一端,分流电缆簇的另一端连接感应加热电源的接地端子。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装置中,所述分流电缆簇由多根电缆相并联组成。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装置中,所述分流电缆簇由四根电缆相并联组成。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装置中,所述安全引线包括铜板或铜柱。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方法,包括:
采用安全引线延伸出所述电感线圈的中点,然后使安全引线末端通过分流电缆簇连接感应加热电源的接地端子。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方法中,所述分流电缆簇由多根电缆相并联组成。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方法中,所述分流电缆簇由四根电缆相并联组成。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方法中,所述安全引线包括铜板或铜柱。
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方法中,所述分流电缆簇中电缆总根数的选择方法为:
设定能达到接地载流要求时采用的单根电缆半径为R,则所述单根电缆的周长为2π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8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 下一篇:高频介质加热设备新型配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