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装置及接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98618.0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7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罗杰;马昊军;王国林;刘丽萍;张军;赵长浩;肖学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B6/02 | 分类号: | H05B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62105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加热电源 安全引线 电感线圈 分流电缆 接地装置 接地 接地端子 一端连接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 传输功率 控制电缆 多组件 温升 电缆 延伸 | ||
1.一种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引线(1)和分流电缆簇(2),
所述安全引线(1)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感线圈的中点,另一端连接分流电缆簇(2)的一端,分流电缆簇(2)的另一端连接感应加热电源的接地端子,所述安全引线(1)包括铜板或铜柱,对电感线圈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电感线圈下垂造成其下石英管的损毁,所述分流电缆簇(2)由多根电缆相并联组成,并联电缆长度一致,电缆接头通过母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电缆簇(2)由四根电缆相并联组成。
3.一种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安全引线(1)延伸出所述电感线圈的中点,然后使安全引线(1)末端通过分流电缆簇(2)连接感应加热电源的接地端子;所述安全引线(1)包括铜板或铜柱,对电感线圈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电感线圈下垂造成其下石英管的损毁;所述分流电缆簇(2)由多根电缆相并联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电缆簇(2)由四根电缆相并联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电缆簇(2)中电缆总根数的选择方法为:
设定能达到接地载流要求时采用的单根电缆半径为R,则所述单根电缆的周长为2πR;
若分流电缆簇(2)中每根电缆的半径为R1,电缆总根数为n,为实现同样的载流效果,需使2πR=2πR1×n;
则:n=R/R1;
在选定R1的情况下,根据n的计算公式向上取整获得分流电缆簇(2)中电缆总根数。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加热电源电感线圈接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电缆簇(2)中电缆半径的选择方法为:
设定能达到接地载流要求时采用的单根电缆半径为R,则所述单根电缆的周长为2πR;
若分流电缆簇(2)中每根电缆的半径为R1,电缆总根数为n,为实现同样的载流效果,需使2πR=2πR1×n;
则:R1=R/n;
在选定n的情况下,根据R1的计算公式,获得分流电缆簇(2)中电缆半径的可选择最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86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 下一篇:高频介质加热设备新型配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