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Y字形道路无交叉系统的红绿灯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98167.0 | 申请日: | 2018-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2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蓝静怡;蓝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静怡 |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G08G1/081;G08G1/0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系统 交叉系统 可用 红绿灯指示 红绿灯控制系统 城市交通拥堵 道路规划 道路指示 路口道路 通行系统 行进路线 通行 红绿灯 十字路口 构建 耗材 耗能 减排 省时 拥堵 车流 耗时 停滞 节能 城区 优化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Y字形道路无交叉系统的红绿灯指示系统,属于道路指示指示通行技术领域。十字路口道路系统中车辆的行进路线必然发生交叉,且传统道路系统中红绿灯的设置必然造成车流的停滞,此二者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源所在。本发明旨在构建一种可用于Y字形道路无交叉系统的红绿灯指示系统,其与种Y字形道路无交叉通行系统的结合既实现了车辆“无交叉”运行,又实现了车辆的“无等待”通行。是对城市Y字路口道路系统的完善和优化。使其完全解决了传统道路系统中交叉、拥堵、耗时、耗能、耗材、占地面积大等问题,具省时、节能、减排、安全、高效、便捷的优点,更适用于新城区的道路规划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Y字路口道路系统及可用于Y字形道路无交叉系统的红绿灯指示系统,属于道路通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和城市化进程,城市道路通行方式历经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自主通行”时期。那时的城市规模小,交通工具为马车、人力车和步行,路口为十字形交叉路口,无交通指示标识,在道路上行进完全依靠自主判断,相互避让,此方式仅适用于车辆和人口数量少、城区规模小的地区。第二个时期是“指示通行”时期。十九世纪末,汽车的发明使得道路通行活跃起来,且随着车辆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区规模的扩大,凭自主判断和避让容易形成车辆在路口处的挤塞,为保证通行秩序,人们发明了红绿灯并配以路标,以光学信号和标识指示车辆的行进时间和路线,然而由于传统十字路口的设置必然发生车辆行驶线路的交叉及等待,故传统道路系统中十字路口红绿指示灯的发明和运用,虽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交通秩序,但另一方面却直接导致了车流在“十”字路口附近阶段性积聚,并连锁反应形成阻塞,进而造成车辆通行时间延迟、油耗增加、尾气增多的不良影响。第三个时期是“立体智能通行”时期。随着车辆和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城区规模的的急剧扩建,前述通行时期通行方式的弊端日益显现,传统平面“十”字路口交通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人们在地上架设高架桥、立交桥,在地下挖设隧道、地铁,即进入立体智能交通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通行效率,却又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建设成本的大规模投入和耗费,且交通拥堵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其依然是困扰每个市民的城市顽疾。
形成堵塞的根源在于:传统十字路口交通道路系统中车辆行驶线路必然发生的交叉和等待。唯有解决车辆行驶线路的“交叉和等待”问题,方能彻底解决交通堵塞,进而解决车辆在路口等待红绿指示灯造成的耗时、费油和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建设立体交通系统造成的成本大规模投入及耗费问题。引导城市道路通行方式进入第四个时期——“自由通行”时期,或称为“无交叉无等待通行”时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构建城市Y字路口道路系统,并科学设计道路的允行方向,能够完全解决传统道路系统里车辆行进中的“交叉”问题,并通过构建一种可用于Y字形道路无交叉系统的红绿灯指示系统,从而完全解决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等待”问题。从而彻底实现车辆“无交叉无等待”地自由畅行。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首先,构建一种Y子无交叉通行系统实体及控制运行方法。
以Y字路口作为道路构建单元,相互连接构成Y字路口道路系统。每六条道路围成一个六边形区域作为住宅功能区或商务功能区,以下将之统称为城市功能单元。如Y字路口相邻两条道路夹角为120°,则城市功能单元为正六边形,整个城市道路系统呈蜂巢状。如图1所示。
将第一列六边形城市功能单元周边道路车辆允行方向设置为逆时针方向,第二列设置为顺时针方向,第三列设置为逆时针方向,……,相邻两列城市建设单元周边道路的允行方向相反。如此,构成每个Y字路口的三条道路中,有两条单向允行道路,一条双向允行道路,车辆在路口处不与其他任何车辆发生交叉,按照道路上标注的车辆允行方向标线行驶即可顺利通过每个路口。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静怡,未经蓝静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8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