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热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7667.2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4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余执钧;熊伟;金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岱梭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63/00;C08L83/14;C08K13/06;C08K9/06;C08K9/04;C08K7/18;C08K3/28;C08K3/04;C08K3/26;C09K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安婷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潘园公***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芯片 高分子基体材料 导热绝缘材料 绝缘材料 环氧树脂 多层石墨烯 导热性能 氮化铝 纳米碳酸钙 常规材料 导热通道 封装材料 封装工艺 隔离距离 基体材料 绝缘电压 粒度均匀 偶联剂 质量份 阻燃剂 功耗 减小 热阻 组份 牵制 膨胀 抵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热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导热绝缘材料,其组份按质量份数包括高分子基体材料15‑30、环氧树脂20‑30、多层石墨烯5‑10、氮化铝20‑25、纳米碳酸钙10‑15、偶联剂2‑5及阻燃剂2‑5,利用多层石墨烯较大的比表面积,在与高分子基体材料及环氧树脂接触时,相互作用力大,对高分子基体材料的牵制力强,抵制基体的膨胀,采用粒度均匀的球形氮化铝,能够在基体材料中有很好的连接,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为制备的绝缘材料提供良好的导热通道,提高了绝缘材料的导热性能,本发明制备的绝缘材料可以作为芯片的封装材料,用于芯片的封装工艺中,能够在同等的隔离距离下获得比常规材料更高的绝缘电压;同时由于导热性能的提高,有效的减小了芯片的热阻,使得制备的芯片能够承受更大的电流和功耗,从而扩大了芯片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热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和元器件向轻薄、精小化方向发展,散热在电子封装和热传导工业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具有导热绝缘作用的封装材料,对高频微电子元器件散热、提高器件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绝缘材料,由于没有电子流的运动,它们的导热性要比金属材料相差500-1000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高分子材料同时具有好的导热性和绝缘性。
温度是导热绝缘材料的电性能、机械性能和寿命降低(绝缘材料的老化)以及绝缘件松动的重要原因,因此,绝缘材料的导热性必须满足要求,显然,现有绝缘材料的导热性能差,不能满足工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导热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的绝缘材料导热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导热绝缘材料,其组份按质量份数包括高分子基体材料15-30、环氧树脂20-30、多层石墨烯5-10、氮化铝20-25、纳米碳酸钙10-15、偶联剂2-5及阻燃剂2-5。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基体材料为有机硅橡胶、有机聚硅氧烷、聚醚酯酰胺及乙烯基硅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型缩水甘油醚、脂肪族缩水甘油醚和酚醛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类偶联剂和铝酸酯类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为聚硼硅氧烷。
优选地,所述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10-20nm。
优选地,所述氮化铝为球形氮化铝,平均粒度为3-5um。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导热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高分子基体材料和环氧树脂依次加入高速混合机中,经高速搅拌混合得到A混合物;
将偶联剂加入到无水乙醇溶剂中制备偶联剂溶液,在偶联剂溶液中加入氮化铝和多层石墨烯,搅拌、抽滤,烘干,得到B混合物;
将A混合物、B混合物、纳米碳酸钙和阻燃剂依次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待混料完全熔融后挤出造粒,在185℃下注塑成型即可。
优选地,所述高速混合机的工作条件为:温度100-120℃,转速为200-250r/min,搅拌时间为1-1.5h。
优选地,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转速为200-500r/min,温度为200-2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岱梭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岱梭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7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电监护电极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导电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应变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