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绝缘子气隙缺陷判别方法、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97089.2 | 申请日: | 2018-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6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军;张建国;周志成;陈大兵;李成钢;杨立恒;胡鹏;张晓琴;郭东亮;伍旺松;张中浩;梅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3586 | 分类号: | G01N21/358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范青青;董建林 |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绝缘子 缺陷 判别 方法 检测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绝缘子气隙缺陷判别方法、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气隙缺陷判别方法包括:采集复合绝缘子的表面反射太赫兹回波和内部反射太赫兹回波;计算表面反射太赫兹回波与内部反射太赫兹回波的相位差;计算前一太赫兹波扫描点与当前太赫兹波扫描点所产生的内部反射太赫兹回波的幅值比;根据所述相位差、幅值比结合预设的气隙缺陷判别条件对所述复合绝缘子进行内部气隙缺陷判别。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绝缘子气隙缺陷判别方法、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对复合绝缘子的太赫兹回波分析计算实现复合绝缘子内部气隙缺陷判别,能够精确的地识别内部气隙缺陷,有助于维护电网运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绝缘子气隙缺陷判别方法、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力复合绝缘子通常包括外部护套和内部芯棒。外部护套一般采用硅橡胶材料,主要用于绝缘、环境耐受;内部芯棒设于外部护套内,整体为圆柱状实心结构,一般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主要用于承受拉力,同时也具备绝缘性能。
在复合绝缘子制造过程和运行过程中,外部护套和内部芯棒的界面可能会发生分层从而形成气隙缺陷,而这种气隙缺陷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局部放电,长时间的局部放电会导致复合绝缘子发生断裂或击穿等问题,影响电网运行安全。因此在复合绝缘子投入使用前,有必要对其进行内部气隙缺陷检测,以排除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缺陷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技术和射线检测技术,但由于复合绝缘子内部芯棒为玻璃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存在多种高分子材料的界面,传统的超声波、射线等检测技术由于衰减和干涉过大的原因,在检测复合绝缘子内部气隙等缺陷时存在精度低、识别率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绝缘子气隙缺陷判别方法、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明显提高复合绝缘子的气隙缺陷识别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绝缘子气隙缺陷判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复合绝缘子的表面反射太赫兹回波和内部反射太赫兹回波;
计算表面反射太赫兹回波与内部反射太赫兹回波的相位差;
计算前一太赫兹波扫描点与当前太赫兹波扫描点所产生的内部反射太赫兹回波的幅值比;
根据所述相位差、幅值比结合预设的气隙缺陷判别条件对所述复合绝缘子进行内部气隙缺陷判别。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绝缘子气隙缺陷判别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复合绝缘子的表面反射太赫兹回波和内部反射太赫兹回波;
相位差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表面反射太赫兹回波与内部反射太赫兹回波的相位差;
幅值比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前一太赫兹波扫描点与当前太赫兹波扫描点所产生的内部反射太赫兹回波的幅值比;
判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位差、幅值比结合预设的气隙缺陷判别条件对所述复合绝缘子进行内部气隙缺陷判别。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绝缘子气隙缺陷判别装置,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绝缘子气隙缺陷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70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