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平衡车的电池安装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94733.0 | 申请日: | 201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8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燕;杜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豫乾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M6/90 | 分类号: | B62M6/9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王增全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平衡车 电池安装结构 电池安装 硫化 充电 影响电池寿命 连接线 漂移 漏电 安装方式 充电状态 电池放电 电池容量 电池使用 电池位置 防水防尘 放置区域 使用寿命 免维护 透气性 放电 拆卸 过热 壳体 分担 养护 增设 平衡 | ||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平衡车的电池安装结构,解决现有平衡车电池在使用时电池位置还有其连接线会漂移充电状态异常,电池使用后不及时充电出现的硫化以及冬夏季温度变化导致电池漏电,影响电池寿命的问题。平衡车电池可放置区域设置有两个,增设两块电池,在延长平衡车骑行时间的情况下,分担一个电池的工作压力,避免放电过渡的过热,以及电池放电后未及时充电产生的硫化问题,提升了电池容量,本发明在电池安装后,可免维护次数,在需要对电池进行养护时,也无需拆卸壳体,纯结构的安装方式,避免了成本的提升,电池安装环境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且防水防尘,明显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后平衡车的使用体验,使用价值大幅度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衡车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平衡车的电池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动平衡车大致可以分为独轮、两轮、四轮三种类型,但不同厂家所设计出来的产品却是多种多样。独轮平衡车有冲浪板式、滑板式、有踏板式。滑板式独轮平衡车一般来说比踏板式要难些,平衡车的后期保养对于平衡车的性能以及寿命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平衡车的后期保养主要针对的是锂电池和车轴润滑这一块,两者皆决定了平衡车的使用寿命。
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配备的电池没有做高耐振动设计,这类体感平衡车经过振动以后,其内部的电池位置还有其连接线会漂移,使得整个参数漂移,导致充电状态不正常。
电动平衡车电池放电以后就开始了硫化过程,如果不及时充电,电池电量不处于饱满状态,这些硫化结晶将要聚积而逐步形成粗大的结晶,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对于电池来说充电最佳的环境温度是25℃。现在平衡车电池并没有涉及适应环境温度的自动控制系统,所以多数充电器都是按照环境温度25℃设计的,这就导致难免出现冬季欠充电和夏季过充电的问题,且冬季电池的表面会出现结霜凝露,会引起的电池漏电,以上皆是现在平衡车的电池面临的问题,而商家为了成本考虑,以及在价格上更适应大众消费,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平衡车的电池安装结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平衡车电池在使用时电池位置还有其连接线会漂移充电状态异常,电池使用后不及时充电出现的硫化以及冬夏季温度变化导致电池漏电,影响电池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动平衡车的电池安装结构,包括第一电池盒组,体感平衡车的电池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池盒组内,所述第一电池盒组外围环绕有一圈呈倒“凸”型中空结构的前板,所述前板的后端面向外延伸形成一后板,且所述前板与后板之间的空间为用于放置平衡车电池的电池容纳腔,所述前板内设置有电池固定模块,所述电池固定模块内嵌入式连接有第二电池盒组,体感平衡车的电池亦可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池盒组内,所述第二电池盒组包括一呈长条板状的托板,所述托板通过固定在两侧下方的轨道连接有翼板,所述翼板呈弧形或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电池盒组的外端活动连接有封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后板于前板的长度方向垂直固定在前板上,且两者为一体式无缝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托板的一端向内凹入形成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入卡板,所述卡板一端安装有伸入托板内的锁定端,另一端通过连接轴旋转连接有曲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固定模块向上垂直延伸出两根弹簧柱至前板内壁处固定,所述弹簧柱的下端连接在板式吊槽上,所述板式吊槽呈板块状或盒型,于板式吊槽内侧上固定的弹簧柱上牵引出引线槽,所述引线槽伏贴于后板顶端延伸,并贯穿所述后板至外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曲柄向上方延伸形成板块状的封盖,所述封盖一面为正方形结构,同时该正方形的面积不小于电池容纳腔的外端缺口面积,所述封盖另一面向内凸起形成鼓包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豫乾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豫乾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4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