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核ARM型SoC应用验证实现方法及应用验证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89164.0 | 申请日: | 201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1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F11/36;G06F115/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rm soc 应用 验证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双核ARM型SoC应用验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LSoCAM0201的DDR控制器模块与5片MT41K256M16互联,用于进行DDR控制器存储空间的全遍历和校验功能的应用验证的步骤;
将LSoCAM0201的10M/100M/1000M以太网接口连接至以太网收发器,同时将以太网收发器的配置接口预留,用于进行LSoCAM0201的10M/100M/1000M以太网接口兼容工作模式的应用验证的步骤;
将LSoCAM0201的1553B模块的2路总线接口中一路接口连接1M收发器,另一路接口连接4M收发器,用于进行1553B模块的1M或4M工作模式的应用验证的步骤;
将LSoCAM0201的QSPI端外接第一串行PROM,4路SPI中的1路SPI端外接第二串行PROM,另外3路SPI端外接至接插件,用于进行读写串行PROM和SPI通信功能的应用验证的步骤;
将LSoCAM0201的40路GPIO/EMIF通过拨码开关进行上下拉预留设置后接至接插件,同时将LSoCAM0201的40路GPIO/EMIF连入FPGA;分别用于进行LSoCAM0201的GPIO功能和EMIF功能验证的步骤;
上述步骤从任一开始或任几同时开始进行,当上述步骤均完成时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核ARM型SoC应用验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进行DDR控制器存储空间的全遍历和校验功能的应用验证的具体方法为:
将5片MT41K256M16分成两组,第一组3片,第二组2片;第一组的3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2片,组成32位数据位,第二部分1片,只用低八位作为校验位;第一组的3片使用同一组地址、片选和时钟信号;第二组为2片,由2片16位存储器颗粒组成32位数据位;地址线、读信号、写信号和复位信号与第一组相同,但时钟、时钟使能、片选信号与第一组不同;第一组和第二组的DQS信号和DM信号均按与8位数据位为一组进行设计;完成LSoCAM0201的存储空间的全遍历和校验功能的应用验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核ARM型SoC应用验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进行LSoCAM0201的10M/100M/1000M以太网接口兼容工作模式的应用验证的具体方法为:
将LSoCAM0201的10M/100M/1000M以太网接口连接至以太网收发器上,通过25MHz晶体为以太网收发器提供25MHz频率的时钟,作为以太网收发器的基频,使用以太网收发器发送或接收数据的低4位,以太网收发器的配置接口预留,输出信号通过阻抗匹配和滤波抗干扰设计后,接至J0G-0009NL接插件,由J0G-0009NL接插件连接标准以太网通信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核ARM型SoC应用验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收发器为88E1111以太网收发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核ARM型SoC应用验证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88E1111以太网收发器的配置接口预留的具体方法为:
将88E1111的CONFIG0-CONFIG6接出,CONFIG0通过0Ω电阻接地,并通过0Ω电阻连接至LED_TX,0Ω电阻作为预留配置;CONFIG1通过0Ω电阻接地,并通过0Ω电阻连接至LED_LINK1000,0Ω电阻作为预留配置;CONFIG2通过0Ω电阻接VCC_2.5V,并通过0Ω电阻连接至CONFIG5,0Ω电阻作为预留配置;CONFIG3通过0Ω电阻接VCC_2.5V,并通过0Ω电阻连接至CONFIG4,然后共同接至LED_DUPLEX,0Ω电阻作为预留配置;CONFIG6通过0Ω电阻接地,并通过0Ω电阻连接至LED_RX和通过0Ω电阻连接至LED_LINK10,0Ω电阻作为预留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91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