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体震荡器的埋入式进气道附面层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3924.7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7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安平;任志文;卢杰;赵胜海;万丽颖;万志明;王春利;陈尊敬;赵政衡;戴佳;杨佳壁;周俊伟;肖毅;唐仁杰;万俊丹;王天绥;夏志超;高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33/02 | 分类号: | B64D3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梦龙 |
地址: | 330024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体 震荡 埋入 式进气道 附面层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基于流体震荡器的埋入式进气道附面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飞行器机体(1)内安装若干个振荡器,通过振荡器吹除并抽吸附面层低能流;
所述振荡器安装在进气道进口(7)前方,以进气道进口(7)中心分隔面对称分布,分布位置、对数均单独可调;
所述振荡器包括第一振荡器出气缝(2)、第二振荡器出气缝(3)、高压腔(4)、振荡器入口(5)、振荡器反馈腔(6),所述第一振荡器出气缝(2)、第二振荡器出气缝(3)位于飞行器机体(1)表面,高压腔体(4)中高速气流通过振荡器入口(5)在振荡器反馈腔(6)中运动,通过第一振荡器出气缝(2)或第二振荡器出气缝(3)流出,当第一振荡器出气缝(2)产生射流,第二振荡器出气缝(3)同时会发生倒流产生抽吸,以减少进入进气道进口(7)的飞行器机体(1)表面的附面层低能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流体震荡器的埋入式进气道附面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振荡器入口(5)、第一振荡器出气缝(2)、第二振荡器出气缝(3)均与进气道进口(7)中心分隔面呈现一定角度θ;振荡器入口(5)与飞行器机体(1)横截面夹角α;第一振荡器出气缝(2)、第二振荡器出气缝(3)分别与飞行器机体(1)横截面呈现一定角度β1、β2;角度θ,α,β1,β2均单独可调,在0°~90°之间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39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