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0630.9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8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庞松岭;林桃贝;朱望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8;H02J3/5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 鱼群 算法 配电网 极限 容量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方法,通过构建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模型,并利用基于人工鱼群的标准粒子群算法对所述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模型进行求解,综合协调光伏系统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实现满足配电网运行约束的光伏极限容量,提高光伏系统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性,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太阳能由于其分布广、易开发等特点得到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光伏发电系统得到开发以分布式电源的形式并网接入,为传统电力能源提供了有力的补充。
由于受地域、气候条件限制,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方式有多重,有集中式的大型光伏电站并网接入,也有分散式的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入。光伏的接入对传统电网的运行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一方面,人们希望光伏等清洁能源的接入越多越好,其可以缓解环境污染、电力短缺等问题;另一方面,不管是分散式接入还是集中式接入,传统网架结构下系统消纳光伏的能力受到各种制约,致使目前很多光伏发电系统并网不能完全消纳,造成浪费。在配电网侧,大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配电网,给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大量分布式光伏的接入,使得系统潮流发生双向流动从而影响传统继电保护策略,给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隐患;另外,光伏发电系统带来的三相不平衡、电能质量、谐波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在国家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时,需要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接入进行综合规划,以提高配电网消纳光伏系统的能力,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利用效率。通过分析现有配电网网架结构特性,综合考虑配电网运行约束条件,最大限度的消纳分布式光伏系统,提高光伏系统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方法,通过构建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模型,并利用基于人工鱼群的标准粒子群算法对所述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模型进行求解,综合协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所述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方法如下:
S1、设置所述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模型的目标函数F;
S2、设置所述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模型的约束条件;
S3、采用人工鱼群算法以及标准粒子群算法对所述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模型求解,获得配电网接入光伏极限容量。
优选的,步骤S1中,所构建的目标函数F是所有光伏接入功率之和的最大值,表示为:式中,表示光伏接入功率。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等式约束条件与不等式约束条件,所述等式约束条件为:
Pij=Ui*Uj*(Gij*cosθij+Bij*sinθij)
Qij=Ui*Uj*(Gij*sinθij+Bij*cosθij)
所述不等式约束条件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06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