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80630.9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8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庞松岭;林桃贝;朱望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8;H02J3/5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 鱼群 算法 配电网 极限 容量 计算方法 | ||
1.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构建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模型,并利用基于人工鱼群的标准粒子群算法对所述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模型进行求解,综合协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所述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方法如下:
S1、设置所述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模型的目标函数F;
S2、设置所述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模型的约束条件;
S3、采用人工鱼群算法以及标准粒子群算法对所述目标函数F求解,获得配电网接入光伏极限容量;步骤S1中,所构建的目标函数F是所有光伏接入功率之和的最大值,表示为:式中,表示光伏接入功率;步骤S2中,所述配电网光伏极限容量计算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等式约束条件与不等式约束条件,所述等式约束条件为:
Pij=Ui*Uj*(Gij*cosθij+Bij*sinθij)
Qij=Ui*Uj*(Gij*sinθij+Bij*cosθij)
所述不等式约束条件为:
式中:i和j为节点号,分别为节点i的传统电源有功功率、分布式光伏的有功功率、分布式光伏的负荷有功功率;分别为节点i的传统电源无功功率、分布式光伏的无功功率、分布式光伏的负荷无功功率;Pij和Qij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线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Ui、Uj为节点i和节点j的电压幅值;θij为节点i和节点j的电压相角差;Gij和Bij分别为线路ij的电导和电纳 ;ΩN为系统节点集;Uimax和Uimin分别为节点i的电压上、下限;Pi和Si分别为节点i的注入有功功率和注入视在功率;PFi为节点i的功率因数要求;为支路基波电流;为支路线路载流量;为主变低压侧向高压侧输送的有功功率;Psmax和Psmin分别为断面s有功功率的上、下限;UiTHD和UTHDmax分别为节点i的电压的谐波量和节点电压的最大允许谐波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06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