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上转换荧光的能量共振转移技术用于外泌体的检测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77538.7 | 申请日: | 2018-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兰建明;陈敬华;李春艳;吴芳;罗登旺;方垚;盛依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 地址: | 350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转换 荧光 能量 共振 转移 技术 用于 外泌体 检测 | ||
1.一种用于外泌体浓度检测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UCNPs、TAMRA 修饰的EpCAM-2和UCNPs修饰的EpCAM-1,所述的EpCAM-1的DNA序列为:5’-CACTACAGAGGTTGCGTCTGT-3’, 5’端修饰-COOH;EpCAM-2的碱基序列为: 5’-CCCACGTTGTCATGGGGGGTTGGCCTG-3’, 3’ 端修饰TAMRA;
携带UCNPs和TAMRA的两条不同的EpCAM蛋白适配体DNA链EpCAM-1-UCNPs,EpCAM-2-TAMRA,能识别到外泌体表面的EpCAM蛋白并结合到该蛋白上,形成发夹结构,导致UCNPs与TAMRA之间的距离拉近到小于10 nm,从而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当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TAMRA会发出黄色荧光,利用585 nm处荧光强弱的变化,能进行溶液中外泌体的定量分析。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泌体浓度检测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合成:加含量是Y 78%,Yb 20%,Er 2%的稀土硬脂酸盐0.8 mmol,NaF 28 mmol,油酸(OA)12 mL,十八烯(ODE)8 mL于100 mL三颈烧瓶,氩气氛围中回流加热至135℃~145℃,保持30 min进行脱水脱气;然后迅速升温至314℃,保持反应45min后冷却至室温,所得产物11000 rpm离心3 min后弃去上清液,沉淀用乙醇、环己烷、纯水离心洗涤至无NaF成分,70℃真空干燥,获得油酸包覆的UCNPs;
2)BF4-修饰UCNPs:称取10 mg步骤1)制得的油酸包覆的UCNPs,超声分散在2 mL环己烷中,加入2 mL NOBF4的DMF溶液,轻轻摇动10 min,静置分层,将上方己烷层除去,加入体积比为1:1的甲苯和环己烷混合溶剂共2 mL纯化,离心11000 r/min,5 min,DMF洗一次,沉淀烘干备用;
3)EpCAM-1修饰UCNPs:取1 mg/mL 步骤2)制得的BF4--UCNPs的水溶液500 μL,加入至小玻璃瓶中,加入1.5 nmol的EpCAM-1,加纯水使最终体积为1 mL, UCNPs修饰的EpCAM-1的EpCAM-1-UCNPs最终浓度为1.5 μM,4℃搅拌过夜,8000 r/min超滤离心5 min,沉淀水洗两次,重分散在500 μL纯水中,4℃保存备用;
4 )5ml的EP管中分别加入5 μL步骤3)制得的浓度为1.5 μM EpCAM-1-UCNPs、0.25 μM的EpCAM-2-TAMRA最后加配比为Tris-HCl 10 mM, NaCl 100 mM的Tris盐酸缓冲液配置成100 μL溶液,28℃振荡1 h,检测其荧光强度,即得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其荧光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未经福建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75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