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蓄电池安全切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77344.7 | 申请日: | 2018-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1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高红波;潘宇华;李旭光;韩宝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飞鸽车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静***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蓄电池 安全 切换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动车蓄电池安全切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1)、第一继电器(2)、第二连接器(3)、第二继电器(4)、开关连接器(5)、控制连接器(6)和负载连接器(7);
第一连接器(1)的正极线与第一继电器(2)的1号端口耦接,第一连接器(1)为双孔连接器并且这两个端口连接有第一蓄电池(8);第二连接器(3)的正极线与第二继电器(4)的1号端口耦接,第二连接器(3)为双孔连接器并且这两个端口连接有第二蓄电池(9);
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3)之间设有第一耦接点(10),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3)的负极线均与第一耦接点(10)耦接,开关连接器(5)为点触式开关,开关连接器(5)的2号端口与第一耦接点(10)耦接;
开关连接器(5)与电池切换开关(51)电连接,开关连接器(5)的1号端口与第二继电器(4)的4号端口耦接,开关连接器(5)的3号端口与第一继电器(2)的4号端口耦接,第一继电器(2)和第二电池器的1号端口均伸出有2号端口,2号端口为第一继电器(2)和第二继电器(4)的动触点,4号端口为第一继电器(2)和第二继电器(4)的静触点;
第一继电器(2)和第二继电器(4)之间设有第二耦接点(11),第一继电器(2)和第二继电器(4)分别与第二耦接点(11)耦接,控制连接器(6)为三孔连接器并且与电动车控制器电连接,控制连接器(6)的的1号端口与第一耦接点(10)耦接,控制连接器(6)的2号端口与负载连接器(7)的一端耦接,控制连接器(6)的3号端口与第二耦接点(11)耦接;
负载连接器(7)为双孔连接器并且电连接负载,负载连接器(7)的另一端与第二耦接点(11)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蓄电池安全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连接器(5)的三根引出电线均能够采用0.3 mm²的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蓄电池安全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连接器(7)两端均能够采用0.5mm²的电线对负载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蓄电池安全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连接器(7)与第二耦接点(11)之间串联耦接有保险片(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蓄电池安全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切换开关(51)可以采用点触式转换开关。
6.一种电动车蓄电池安全切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电池切换开关(51)拨到2号端口的位置处时,第一继电器(2)和第二继电器(4)处于断开状态,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3)均不得电,第一蓄电池(8)和第二蓄电池(9)均不会对电动车供电,电动车停止;
当电池切换开关(51)拨到1号端口的位置处时,第二继电器(4)通过弱电吸合的原理使2号动触点与4号静触点接通,第二继电器(4)通电;此时电流从第二蓄电池(9)流出,经过第二继电器(4)的1号触点和3号触点而后经过第二耦接点(11),此时控制连接器(6)与负载连接器(7)并联,电流分别经过负载连接器(7)连接的负载和控制连接器(6)连接的控制器流入到第一耦接点(10);同时处于第二继电器(4)1号静触点的电流经过2号动触点和4号静触点,流经开关连接器(5)的1号触点和2号触点流入到1号耦接点内,电流从1号耦接点进入到第二连接器(3)的负极接线端流入到第二蓄电池(9)内;
当电池切换开关(51)拨到3号端口的位置处时,第一继电器(2)通过弱电吸合的原理使2号动触点与4号静触点接通,第一继电器(2)通电;此时电流从第一蓄电池(8)流出,经过第一继电器(2)的1号触点和3号触点而后经过第二耦接点(11),此时控制连接器(6)与负载连接器(7)并联,电流分别经过负载连接器(7)连接的负载和控制连接器(6)连接的控制器流入到第一耦接点(10);同时处于第一继电器(2)1号静触点的电流经过2号动触点和4号静触点,流经开关连接器(5)的3号触点和2号触点流入到1号耦接点内,电流从1号耦接点进入到第一连接器(1)的负极接线端流入到第一蓄电池(8)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飞鸽车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飞鸽车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73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乙酸苄酯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获取安全上下文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