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花茶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75113.2 | 申请日: | 2018-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1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吕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诗林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花茶 培养基 生根壮苗培养基 快速繁殖 组织培养 羊角 碳化 下层 上层 氯化胆碱 增殖系数 丛生芽 幼苗 | ||
1.金花茶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剪取金花茶幼嫩的茎尖,经处理后,得外植体;
步骤二、将所述外植体经丛生芽诱导培养,得丛生芽;
步骤三,将所述丛生芽转接到生根壮苗培养基中培养,得金花茶幼苗;
其中,所述生根壮苗培养基包括上层培养基和下层培养基,所述上层培养基为:3/4MS+2.5-3.0mg/L NAA+1.0-1.5mg/L LFS+1.4-1.8mg/L 4-CPA+1-5g/L羊角碳化粉;所述下层培养基为:1/2MS+1.0-1.5mg/L NAA+0.5-1.0mg/L 2,4-D+0.5-0.8mg/L MET+1.0-1.5mg/L氯化胆碱+15-20g/L羊角碳化粉;培养条件为:先于22-26℃,黑暗条件下培养3d,再于22-26℃,光照强度1800-2200lux,光照时间8h/d的条件下培养20d,最后于20-30℃,相对湿度为60-80%,遮光度为30-40%的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20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花茶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培养基的厚度为2-4cm,所述下层培养基的厚度为3-5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花茶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角碳化粉的制备方法为:将羊角用水洗净、沥干,将其置于碳化炉中,先在60-80℃下保温4-6h,然后以5℃/小时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0-140℃保温2-3h,再以30℃/小时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20-650℃,保温0.5-1.5h后,先以40℃/小时的降温速率降温至180-200℃,再以20℃/小时的降温速率降温至100℃以下,待冷却后取出,置于球磨机中球磨至平均粒径为7-10μm,即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花茶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处理具体为:将所述茎尖用质量分数为2%的洗洁精水溶液浸泡30min,取出,用流水冲洗10-15min,然后将其置于装有预糊化淀粉和纳米二氧化钛混合溶液的软包装袋中,浸没、封口,将所述软包装袋置于超高压容器中,于80-90MPa下处理1-6s,将所述茎尖从所述软包装袋中取出,用无菌水冲洗6-8次并用消毒滤纸吸取其表面的水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花茶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糊化淀粉和纳米二氧化钛混合溶液与所述茎尖的质量之比为10:1-2,所述预糊化淀粉和纳米二氧化钛混合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向水中加入质量分数为6-8%的预糊化淀粉,搅拌,待其充分溶解后,加入质量分数为0.5-1.5‰的纳米二氧化钛,超声分散,即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花茶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具体为:将所述外植体切割成1-2mm的小段并转接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中,先于22-26℃,黑暗条件下培养2d,再在培养温度22-26℃,光照强度1500-1600lux,光照时间8h/d的条件下培养15d,然后再在培养温度25-28℃,光照强度3000-3200lux,光照时间10h/d的条件下培养15d,得健壮的丛生芽,其中,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3/4MS+3.0-3.5mg/L6-KT+1.5-2.0mg/L ZT+1.0-1.5mg/L IBA+1.0-1.5mg/LNAA+15-20g/L茶花粉提取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花茶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花粉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向水中加入质量分数为6-8%的茶花粉,并将其置于超声波提取器中,于功率460-500W,频率40-45kHz,温度30-35℃下提取10-15min,再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诗林,未经吕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51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