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建微生物共培养体系高产虎奶菇胞外多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75059.1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2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葛梦蝶;林俊德;张薄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P19/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微生物 培养 体系 高产 虎奶菇胞外 多糖 方法 | ||
1.一种产虎奶菇胞外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乳酸菌和虎奶菇菌丝体两种微生物构建共培养体系,包括以下步骤:
(1)将虎奶菇菌丝体加入到种子培养液中预培养;将乳酸菌加入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预培养;
(2)将虎奶菇菌丝体预培养后得到的培养液接入到发酵培养基中液态发酵7 d;
(3)在步骤(2)的发酵进行至第3-6 d时,将乳酸菌预培养后得到的培养液接种到虎奶菇菌丝体发酵液中,进行共培养;
(4)发酵结束后离心、过滤,所得滤液即为发酵液,向发酵液中加入乙醇,搅拌,静置后收集沉淀,溶解沉淀,冷冻干燥,获得虎奶菇胞外多糖;
步骤(2)中所述的液态发酵是指虎奶菇菌丝体培养液的接种量为5-10%,接入发酵培养基发酵7 d;
步骤(3)中所述的共培养是指在发酵至第3-6 d时,将乳酸菌接种到虎奶菇菌丝体发酵液中,接种量为2.5-10%,将乳酸菌和虎奶菇共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虎奶菇菌丝体的预培养是将虎奶菇菌丝加入到种子培养液中,在160-200 rpm,26-32℃条件下预培养2-4 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乳酸菌的预培养是将乳酸菌加入到MRS培养基中,在100-120 rpm,30-40 ℃条件下预培养18-36 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液态发酵是指虎奶菇菌丝体培养液的接种量为5-10%,接入发酵培养基,在150-200 rpm,25-32 ℃下发酵7 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虎奶菇菌丝体的种子培养液和步骤(2)中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40 g/L,酵母浸粉3-5 g/L,磷酸二氢钾(KH2PO4)0.5-1.5 g/L,七水硫酸镁(MgSO4•7H2O)0.4-1.0 g/L。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共培养是指在发酵至第3-6 d时,将乳酸菌接种到虎奶菇菌丝体发酵液中,接种量为2.5-10%,在150-200 rpm,26-35 ℃条件下共培养1-4 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离心指的是3000-5000 g离心5-10 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获得胞外多糖的方法为:向离心、过滤后的发酵滤液中加入发酵液3-5倍体积的95%乙醇,搅拌,静置5-8 h,将沉淀物用水溶解后冷冻干燥。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生物工程、食品、医药或保健品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50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月见草籽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微球编码载体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