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柚果皮脱腥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淡水鱼上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63235.X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9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徐仰仓;梁广钰;李云;徐兵;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饶市中科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20 | 分类号: | A23L5/2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皮 脱腥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淡水鱼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柚果皮脱腥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淡水鱼上的使用方法,脱腥剂包括A液及B液,A液的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海藻酸钠1~4%;甘油1~3%;柚果皮粉3~8%;B液为1~5%的CaCl2溶液。使用方法为:将生鲜死鱼浸泡在A液中1~5min,捞出并沥干,然后浸泡在B液中1~5min,捞出沥干后置于‑3~4℃的温度下保存。本发明利用该制剂处理淡水鱼,不但腥味降低了,而且散发出一种水果香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处理领域,涉及脱腥剂,尤其是一种柚果皮脱腥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淡水鱼上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马家柚是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的一种地方特色柚。具有果大、形美、耐储运、果肉细嫩、色泽浅红、甜度适中以及出汁率高等优点,被誉为“江西省酸柚类第一名”的荣誉称号。同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马家柚果皮肥厚,含量占整个果实的一半以上,但目前果皮基本未被利用,仅见当地将其腌制后食用。马家柚果皮富含纤维素、柚皮苷、果胶、色素等物质,具有吸附、抗氧化、抗微生物、抑制酶活性、抗衰老等生物学功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品产量约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1/3。世界水产品产量的75%是经过加工后销售的,而我国仅10%是加工后销售的。制约我国水产品加工的原因之一是腥味。目前,已研制出了一些淡水鱼脱腥的方法。如微胶囊法(鱼肝油微胶囊化研究[J].崔炳群,罗燕平.食品工业科技.,2005(05))、活性炭吸附法(罗非鱼皮明胶的脱腥方法及理化性质[J].曾少葵,杨萍,邓楚津等.水产学报.2010(03))、酸碱处理法(酸碱处理对鲫鱼糜腥味脱除效果及凝胶特性影响的研究[D].王方.华中农业大学2014)、微生物发酵去腥法(微生物发酵对鱼下脚料脱腥作用的影响研究[J].章新,郑毅,叶文彬等.安徽农学通报.2015(05))、有机溶剂萃取法(鲐鱼蛋白水解液脱苦脱腥的研究[J].裘迪红,周涛,戴志远,娄永江.食品科学.2001(05))、辐照脱腥(Color,flavor,and sensory characteristicsof gamma-irradiated salted and fermented anchovy sauce.Jae Hyun Kima,Hyun JooAhna,et al.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4,69:179-187.)。但这些方法还有一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柚果皮脱腥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淡水鱼上的使用方法,利用该制剂处理淡水鱼,不但腥味降低了,而且散发出一种水果香味。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柚果皮脱腥剂,包括A液及B液,
A液的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
海藻酸钠 1~4%
甘油 1~3%
柚果皮粉 3~8%
B液为1~5%的CaCl2溶液。
而且,所述的柚果皮粉为马家柚果皮粉。
而且,所述的A液的制备方法为: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将柚果皮粉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再把甘油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匀后形成A液。
而且,所述的柚果皮粉的制备方法为:
1)原料选择:选取干净、无腐烂的新鲜柚果皮,用水清洗干净;
2)烘干:将上述柚果皮置于60~80℃的烘箱中烘干,使其含水量≤15%;
3)粉碎:干燥后的柚果皮,经过粉碎机粉碎,过30~60目筛,形成柚果皮粉。
所述的脱腥剂在淡水鱼上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饶市中科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饶市中科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32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油性好的咸鸭蛋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超细化薯芋浆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