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4580.7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5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红片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126 安徽省六安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品茶 红茶 发酵 营养成分流失 红茶品质 控制节点 叶片损失 自然晾晒 挑拣 烘干 拉毛 摊晒 选料 足火 成型 生产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生产方法,包括:选料,摊晒,烘干,捻揉,发酵,挑拣,拉火,整条,拉毛火,足火。本发明通过自然晾晒与慢烘降低初期叶片损失营养成分,在发酵及多次拉火过程中,控制节点温度、湿度及精确时间,保证红茶品质,成品茶成型好、色泽好,营养成分流失少,提升成品茶口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红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属全发酵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因此广受销售者青睐。目前红茶的生产方式较为传统,揉捻、发酵、烘培、复培,期间工艺不同程度造成红茶品质破坏,降低成品茶口感。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红茶生产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红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料,去梗去芽选第一第二片单叶;
步骤2,摊晒,采摘后均匀散开晾晒4-5小时,期间每隔30分钟翻动一次,保持叶片不变红;
步骤3,烘干,用烘干机在40℃下慢烘70-90分钟至叶片颜色呈墨绿色;
步骤4,捻揉,用捻揉机将叶片捻揉至条形,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
步骤5,发酵,将叶片放置在竹制容器里,盖上温湿布,放在潮湿密封房间内,室温发酵10-12小时至叶片呈金黄泛微红色;
步骤6,挑拣,将发酵彻底的叶片挑拣出来,未发酵彻底的叶片重新进行步骤5发酵;
步骤7,拉火,发酵好的叶片放在烘蓝上,用栗炭拉火,火温控制在80℃左右,时间控制在80分钟左右;
步骤8,整条,拉火后摊凉30分钟,用整条机在80℃-100℃温度下整条20-30分钟;
步骤9,拉毛火,整条后摊凉30分钟,用栗炭拉毛火,火温控制在100℃左右,来回烘培90分钟左右,完成后放在干燥容器中保存;
步骤10,足火,保存24小时后,用栗炭拉火,火温控制在80℃左右,时间控制在80分钟左右,完成后,得到目标红茶,装箱包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中来回烘培480次左右,每10秒一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自然晾晒与慢烘降低初期叶片损失营养成分,在发酵及多次拉火过程中,控制节点温度、湿度及精确时间,保证红茶品质,成品茶成型好、色泽好,营养成分流失少,提升成品茶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
实施例1
一种红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料,用六安当地老品种小叶种茶树,采摘去梗去芽选第一第二片单叶,即选一芽一叶或二叶叶片;
步骤2,摊晒,采摘后均匀散开晾晒4-5小时,期间每隔30分钟翻动一次,保持叶片不变红,防止叶片过早变红后营养流失,口感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红片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六安红片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4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