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V照射降粘型OLED模组贴合用工艺过程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52322.5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3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攀;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珅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38 | 分类号: | C09J7/38;C09J7/4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过程 导电层 防吸附 离型膜 贴合 压敏胶层 模组 防静电 基材 降粘 防静电性能 背面涂覆 静电吸附 安定性 电晕面 减粘 胶层 胶面 膜面 膜片 拾取 制备 应用 生产 | ||
1.一种UV照射降粘型OLED模组贴合用工艺过程膜,包括:基材(1)、压敏胶层(2)、离型膜(3)和防吸附导电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1)的双面都经过电晕处理,在所述基材(1)的一面涂布有压敏胶层(2)并在该压敏胶层(2)上覆盖有离型膜(3),另一面涂有防吸附导电层(4),所述离型膜(3)的背面也经过电晕处理,并涂布有第二防吸附导电层(5),其中,所述压敏胶层(2)为UV降粘胶层,表面电阻为109-1011Ω/□,在UV处理前剥离力为500—5000g/25mm,UV处理后的剥离力为0—100g/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照射降粘型OLED模组贴合用工艺过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1)为PET、PO、PVC或PP光学薄膜,厚度为25-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照射降粘型OLED模组贴合用工艺过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层(2)的厚度为3—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UV照射降粘型OLED模组贴合用工艺过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层(2)中含有光引发剂和导电剂,所述的光引发剂的吸收波长在100—400nm,该光引发剂的添加比例为所述压敏胶层(2)质量的0.1—5%;所述的导电剂为有机金属盐,该导电剂的添加比例为所述压敏胶层(2)质量的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照射降粘型OLED模组贴合用工艺过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3)为PET膜,厚度为25—150u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V照射降粘型OLED模组贴合用工艺过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吸附导电层(4)的成分为PEDOT、PSS或聚硅氧烷类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厚度为50-500nm,表面电阻为104-1011Ω/□。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任一项所述的UV照射降粘型OLED模组贴合用工艺过程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电晕处理膜材,包括将基材(1)的两面和离型膜(3)的背面进行电晕处理,并将电晕好的膜材放置到电晕产生的臭氧分解;
(b)将电晕好的膜材涂布防吸附导电层,包括在基材(1)的一面涂布防吸附导电层(4)和离型膜(3)的背面涂布第二防吸附导电层(5);
(c)在基材的(1)另一面涂布压敏胶层(2)并与离型膜层(3)正面复合,形成复合料膜;
(d)将所述复合料膜进行熟化处理,至剥离力稳定在500—5000g/2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进行时,所述基材(1)表面及离型膜(3)的背面表面张力≥48dyn。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基材(1)及离型膜(3)电离后放置时间不少于3天,放置环境为室温或40-60℃高温,以便电晕产生的臭氧分解,防止对后段生产产生影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OLED模组贴合用工艺过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所述熟化时间为3—10天,放置环境为室温或40-60℃高温完成熟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珅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珅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23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带用强力胶黏剂
- 下一篇:导电粘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