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越溶洞的地下连续墙结构、施工方法以及支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49622.8 | 申请日: | 2018-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莉;周文佐;肖衡林;马强;李丽华;陈智;何俊;庄心善;胡其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越 溶洞 地下 连续 结构 施工 方法 以及 支护 装置 | ||
1.一种穿越溶洞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下连续墙施工穿越溶洞区域时,先确定下伏溶洞尺寸,划分基槽位置,并确定开挖顺序;
步骤二、基于溶洞尺寸制作预制板,两个预制板为一组,中间通过连接件相连组成连续墙两侧的支护装置;
步骤三、先施工溶洞净高高的基槽,对于净高高的基槽,成槽完毕后先下放锁口管,后下放预先制作好的一组预制板,最后放钢筋笼,然后通过导管从基槽底部开始浇筑混凝土;
步骤四、对于溶洞净高低的基槽开挖好后,下放锁口管,绑扎钢筋笼,将一组预制板与钢筋笼固定好后一起下放到位,然后通过导管从基槽底部开始浇筑混凝土;
步骤五、按照步骤三和步骤四的方法,对穿越溶洞区域的地下连续墙按设计要求顺序开挖基槽,并利用预制板支护浇筑施工,最终完成穿越溶洞的整个地下连续墙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的下边为便于沉底的楔形边,上边为便于下放至基槽内的楔形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侧面为便于放置锁口管的内凹圆弧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内预埋有与其平行的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上焊接有与其垂直的螺纹钢筋,两个预制板的螺纹钢筋之间通过连接套筒相连,所述连接套筒内设有与预制板上的螺纹钢筋配合的螺纹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两端的螺纹孔内螺纹旋向相反,旋转连接套筒时可以调节两个预制板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内可以设置多块预埋钢板,两个预制板之间通过多个数量相应的连接套筒和螺纹钢筋相连,对于净高高的基槽施工时,预制板制作中螺纹钢筋焊接在预埋钢板外边缘,使后续的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下放工序不受影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槽采用挖槽机开挖,挖槽过程中采用泥浆护壁,浇筑混凝土时,通过导管从基槽底部开始浇筑,基槽上部利用管道对泥浆回收,混凝土自下而上置换泥浆空间,完成基槽浇筑。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施工的地下连续墙结构,包括混凝土钢筋结构墙,其特征在于:在溶洞区域的混凝土钢筋结构墙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支护的预制板,两侧的预制板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连续墙结构,包括混凝土钢筋结构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内设有多个用于加强其稳定性的预埋钢板,预埋钢板上焊接有用于连接的螺纹钢筋,两个预制板之间的螺纹钢筋通过设有内螺纹的连接套筒相连。
10.一种用于权利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中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预制板,每个预制板内均设有一个或者多个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上焊接有与预制板垂直且向外伸出的螺纹钢筋,两个预制板之间的螺纹钢筋通过设有内螺纹的连接套筒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96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