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态混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48111.4 | 申请日: | 2018-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5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姜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5B15/20 | 分类号: | B05B15/20;A01M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态 混药器 | ||
1.一种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液管、双向混药腔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端用于将水和药剂原液引入所述双向混药腔内,所述双向混药腔用于将水和药剂原液混合均匀形成混合药液,所述出液管的底端用于连接施药喷头;所述双向混药腔内设置有上下分布的正向球形混药腔和反向球形混药腔,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与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通过连接流道连通,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的顶端与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连通,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底端与所述出液管的顶端连通,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能够使得水和药剂原液进入后产生正向回旋并混合,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能够使得水和药剂原液进入后产生反向回旋并混合;其中,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的左上端开设第一进液孔,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的右下端开设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一进液孔与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连通,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右上端开设第二进液孔,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左下端开设第二出液孔,所述第二出液孔与所述出液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孔与所述第二进液孔通过所述连接流道连通;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和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体积相同,且所述正向球形混药腔的球心与所述反向球形混药腔的球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所述进液管的顶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侧连接有药剂原液进管;所述进水管内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通的锥形进水流道、竖直流道和水药汇集流道,且所述锥形进水流道的小头端与所述竖直流道的顶端连通,所述水药汇集流道的底端与所述进液管内流道的顶端连通;所述药剂原液进管内包括顺次连通的锥形进药流道和水平流道,且所述锥形进药流道的小头端与所述水平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水平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药汇集流道连通;所述竖直流道和所述水药汇集流道之间通过一收缩流道连通,且所述收缩流道为锥形收缩流道,所述锥形收缩流道的大头端与所述竖直流道的底端连通,所述锥形收缩流道的小头端与所述水药汇集流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孔、所述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二进液孔以及所述第二出液孔均为圆形孔,且所述第一进液孔、所述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二进液孔以及所述第二出液孔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一进液孔的圆心和所述第一出液孔的圆心连线与水平线之间有夹角,所述第二进液孔的圆心和所述第二出液孔的圆心连线与所述水平线之间有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喷头为雾化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药汇集流道的底端通过一扩张流道与所述进液管内流道的顶端连通,且所述扩张流道为锥形扩张流道,所述锥形扩张流道的小头端与所述水药汇集流道的底端连通,所述锥形扩张流道的大头端与所述进液管内流道的顶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药剂原液进管一体成型为三通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的末端、所述进水管的顶端、所述药剂原液进管的外端均设置有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81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柔性袋的涂料接收件
- 下一篇:喷嘴清扫装置、涂敷装置和喷嘴清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