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阶段性记录和分析饮食数据来提醒运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7070.7 | 申请日: | 201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8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昱;李山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20/30 | 分类号: | G16H20/30;G16H20/60;G16H50/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食 记录 饮食数据 营养成分表 运动提醒 摄入 分析 建议运动量 时间节点 数据收集 体质健康 循环执行 用户生成 预警机制 智能数据 周期结束 自动生成 数据处理 智能化 疾病 测评 制定 预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阶段性记录和分析饮食数据来提醒运动的方法,步骤(1)、对用户进行体质健康测评和数据收集;步骤(2)、制定饮食记录周期;步骤(3)、获取用户在饮食记录周期的饮食数据;步骤(4)、在饮食记录周期结束的时间节点处自动生成当前饮食记录周期的摄入营养成分表,对该摄入营养成分表进行智能数据分析,判断其是否在合理范围;步骤(5)、设定运动提醒;步骤(6)、自动为用户生成下一饮食记录周期的建议运动量和建议饮食表;循环执行上述步骤(1)至步骤(6),从而实现阶段性地饮食记录、分析以及运动提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制定疾病预警机制,达到对各种疾病提前预防的作用,在数据处理上更加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营养学、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智能手机等设备通过阶段性饮食记录分析来提醒运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经济水平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饮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大部分人们无暇顾及自己的饮食健康,有很大一部分人的饮食逐步的西化,例如年轻人爱吃的油炸食物:炸鸡排、炸鸡腿鸡翅、炸牛肉、炸鱼等等,还有重加工肉类、烧烤类食物、膨化食品,呈现出的饮食特点是高热量、高脂肪,通过加工后的食物还会产生影响人体代谢的有害物质,促使大多数人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一些慢性病或者自身处于亚健康状态下。饮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当前的常见的健康问题有:肥胖率上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多、糖尿病发病率上升、高血脂症发病率上升、热量过剩、中小学生的营养摄入不均衡、缺钙、缺铁以及膳食纤维不足等等。
运动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运动营养学是营养学的一个分支,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健身人群和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营养问题的一门学科。结合运动营养学所针对的人群所受的到启发,将运动营养学运用到缺乏运动指导或者营养摄入指导的大众人群,以便解决大众人群所出现的运动量不足导致肥胖,营养不均衡导致某些疾病等问题。
现有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分析出大量数据中的特征以及其存在的结构,可以利用智能数据分析来处理所获得用户数据,进而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在饮食方面,所反馈的结果就可以是一种更有益于人们的生活习惯或者饮食方式。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以及社会需求现状,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阶段性记录和分析饮食数据来提醒运动的方法,通过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制定阶段性处理数据的方案,再阶段性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设置运动提醒。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通过阶段性记录和分析饮食数据来提醒运动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用户进行自身体质健康测评,获得用户自身体质健康的数据收集;
步骤2、根据测评结果为用户制定一个饮食记录周期;
步骤3、获取用户在饮食记录周期内的饮食数据;
步骤4、根据步骤3所获取的饮食记录周期内的饮食数据,在饮食记录周期结束的时间节点处自动生成当前饮食记录周期的摄入营养成分表,通过对该摄入营养成分表进行智能数据分析,从而得到本周期的摄入营养,并且判断其是否在合理范围;
步骤5、设定作为运动提醒的参考指标阈值,进行运动提醒的设置;
步骤6、根据当前饮食记录周期的摄入营养成分表以及超出参考指标阈值的情况,自动为用户生成下一饮食记录周期的建议运动量和建议饮食表;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1至步骤6,从而实现阶段性地饮食记录、分析以及运动提醒。
所述步骤5中有关设定作为运动提醒的参考指标阈值的步骤,该步骤的具体处理如下:
将碳水化合物和/或脂肪作为参考指标,如果这两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大于所设定的阈值时,则设置运动提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7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