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光动力纳米药物的制备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43428.9 | 申请日: | 2018-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3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蒋轲;吴锦慧;胡一桥;袁阿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47/60;A61P35/00;A61K31/1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药物 近红外光 制备和应用 全氟化碳 载体材料 制备 光动力治疗 近红外波段 抗肿瘤效果 单线态氧 穿透性 杀伤 可用 粒径 小鼠 修饰 照射 肿瘤 体内 疾病 治疗 应用 | ||
1.一种近红外光动力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光动力药物(IR780)的载体材料PEG-IR780-C13以及光动力增效剂全氟三丁胺(PFTBA)。其中,载体材料PEG-IR780-C13与全氟三丁胺(PFTBA)的质量比为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制备得到的纳米药物的粒径为50-400nm。
3.一种近红外光动力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将载体材料PEG-IR780-C13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全氟三丁胺,震荡混合,即得到所述的近红外光动力纳米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红外光动力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PEG-IR780-C13的浓度为0.01-2mg/mL。PEG-IR780-C13与全氟三丁胺的加入量之比满足:PEG-IR780-C13与全氟三丁胺(PFTBA)的质量比为0.1-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红外光动力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震荡混合时间为20-30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34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