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引导下激光原位开窗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41707.1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2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效华;李税琪;徐敬;黄辰;黄功成;马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A61B8/06;A61F2/06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引导管 球囊 超声引导 激光原位 开窗系统 光纤腔 球囊腔 声腔 内腔相连通 主动脉分支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夹层 分支血管 腔内修复 腔体结构 向前延伸 血管重建 治疗效果 轴向方向 主动脉腔 适应症 安装座 后端部 前端部 修复术 内芯 通透 成功率 射线 根治 医师 重建 安全 | ||
1.超声引导下激光原位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指引导管和内芯,指引导管的前端部设有指引球囊,指引导管内沿轴向方向设有超声腔、光纤腔和第一球囊腔, 超声腔和光纤腔为前后通透的腔体结构,第一球囊腔的前端向前延伸至指引球囊处并与指引球囊的内腔相连通,指引导管的后端部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连接有注液管和指引手柄,注液管与第一球囊腔连接,注液管上设有注液阀,安装座的后端面上安装有两个止血阀,两个止血阀分别位于超声腔的后端和光纤腔的后端,安装座上还固定有两个注液单向阀,两个注液单向阀分别与超声腔和光纤腔连接;
内芯穿过止血阀并同轴线插设在指引导管的超声腔或者光纤腔内,内芯的前端部向前穿出指引导管的前端,内芯的前端部上设有高压锥形的封闭球囊,内芯内沿轴向方向设有导丝腔和第二球囊腔,导丝腔为前后通透的腔体结构,第二球囊腔与封闭球囊的内腔相连通,内芯的后端部穿出指引导管的后端并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注液接口和内芯手柄,注液接口与第二球囊腔的后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引导下激光原位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指引导管的前部具有弹性段,安装座上设有螺套,螺套内螺纹连接有螺柱,螺柱的上端设有旋转手柄,指引导管内沿轴向方向设有拉丝腔,拉丝腔的前端向前延伸至弹性段,拉丝腔内穿设有拉丝,拉丝的后端连接在螺柱的下端,并且拉丝的后端与螺柱的下端为转动配合,拉丝的前端连接在弹性段的前部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引导下激光原位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指引导管的外壁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长度刻度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引导下激光原位开窗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注射器抽取肝素生理盐水,通过两个注液单向阀分别向超声腔和光纤腔注入肝素生理盐水,对超声腔和光纤腔进行排气;
(2)、将内芯自后向前通过安装座上的止血阀进入超声腔,直至内芯前端部的封闭球囊穿出指引导管的前端,然后通过注液接口向第二球囊腔内注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经第二球囊腔流入封闭球囊内,封闭球囊被冲入生理盐水后膨胀鼓起,封闭球囊封闭指引导管前端;
(3)、常规选择股动脉入路,在主动脉夹层植入支架型人工血管,支架型人工血管上的覆膜封闭主动脉夹层的近端及远端内膜破口,同时支架型人工血管覆盖了腹腔干开口;
(4)、撤出支架型人工血管的导入系统,此时支架型人工血管上的覆膜留置在主动脉夹层的近端,将内芯的导丝腔的前端对准第一导丝,在超声引导下,手持内芯手柄,将准备完善的带内芯的指引导管沿第一导丝进入股动脉,其中第一导丝穿设在导丝腔内,到达一定深度后,打开注液阀,通过注液管向第一球囊腔内注入适量的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经第一球囊腔流入指引球囊,使得指引球囊充盈鼓起,在超声引导下,调整指引导管深度到达腹腔干开口的位置,通过注液接口将封闭球囊抽瘪,抽出内芯及第一导丝;
(5)、通过止血阀将ICE超声探头导入超声腔内,在ICE超声探头引导下,通过调节操控旋转手柄,螺柱沿螺套上下移动,从而螺柱通过拉丝以改变弹性段的弯曲弧度,调整指引导管前部的弯曲弧度,并且再次调整指引导管的深度,定位腹腔干开口位置后,固定ICE超声探头以及指引导管位置;
(6)、通过止血阀并沿光纤腔导入激光光纤,在ICE超声探头指引下,将激光光纤的前端对准腹腔干开口并与覆膜相接触,调整好深度和位置后,打开激光器,输入指定波长及功率的激光,到达时间后,覆膜被激光光纤灼烧出一个洞口;
(7)、利用ICE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腹腔主动脉血流,确定开窗成功后,撤出激光光纤,沿着光纤腔导入第二导丝,第二导丝通过覆膜的开窗口到达腹腔干动脉,第二导丝到位后,固定第二导丝;
(8)、沿着第二导丝将PTA球囊导管导入光纤腔,直至PTA球囊导管上的球囊通过覆膜的开窗口后固定;
(9)、在ICE超声探头引导下,使用高压注射器向PTA球囊导管内注入适量的超声造影剂,使得PTA球囊导管上的球囊完全膨胀,PTA球囊导管上的球囊膨胀过程中将覆膜的开窗口直径扩大;
(10)、撤出PTA球囊导管,利用ICE超声探头进一步探查覆膜的开窗口大小、腹腔干的血流及内漏情况;
(11)、撤出PTA球囊导管后,选择合适的Fluency覆膜支架,沿着第二导丝导入光纤腔,在ICE超声探头引导下,Fluency覆膜支架沿第二导丝通过覆膜的开窗口进入腹腔干动脉,向Fluency覆膜支架的球囊内注入适量超声造影剂,使得Fluency覆膜支架上的球囊完全膨胀,Fluency覆膜支架上的球囊膨胀将Fluency覆膜支架撑开,撤出Fluency覆膜支架,通过ICE超声探头再次探查覆膜的开窗口大小、腹腔干的血流及内漏情况,效果满意后,撤出所有的部件,缝合股动脉及腹部切口后,手术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17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