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雷达传感器和全景摄像的自动泊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9336.3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0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费腾;蔡幼波;叶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乐庭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6 | 分类号: | B60W30/06;B60W50/14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器 车位 驾驶控制单元 自动泊车系统 雷达传感器 采集单元 感知单元 全景摄像 危险距离 障碍物 报警 安全距离 车辆报警 单元传送 精准控制 控制指令 实时采集 实时监测 车身 柱子 停车 驾驶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雷达传感器和全景摄像的自动泊车系统,包括环境采集单元、感知单元、驾驶控制单元、报警器以及控制单元,环境采集单元,其用于实时采集车位周围的车辆以及障碍物情况;感知单元,其用于实时监测车辆与车位四周的车辆以及障碍物的情况;驾驶控制单元,其用于控制车辆的具体驾驶情况;控制单元,其用于接收上述各个单元传送的对应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最后发出控制指令;报警器,其用于车辆报警,即当车身的某一侧处于危险距离范围内时,报警器可进行报警,同时报警器还可根据危险距离不同进行不同频率的报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精准控制车辆与车位旁边的柱子或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精准停车,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泊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雷达传感器和全景摄像的自动泊车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研究中的自动泊车技术,不仅让汽车更加智能化,还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泊车难问题。自动泊车系统就是不用人工干预,自动停车入位的系统。一个简洁有效的自动泊车系统,替代驾车者安全、快速、准确地完成泊车操作,不仅节省时间降低驾驶难度,还有助于减少泊车过程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对提高道路安全有重要意义,而一款带有自动泊车系统的高性价比汽车也将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现有的智能泊车系统功能不全面,无法做到精准泊车,同时避免车辆与车位旁边的柱子或车辆碰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雷达传感器和全景摄像的自动泊车系统,该系统可精准控制车辆与车位旁边的柱子或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精准停车,安全可靠。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雷达传感器和全景摄像的自动泊车系统,包括环境采集单元、感知单元、驾驶控制单元、报警器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环境采集单元,其用于实时采集车位周围的车辆以及障碍物情况,并将对应的信息传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感知单元,其用于实时监测车辆与车位四周的车辆以及障碍物的情况,并将对应的信息传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驾驶控制单元,其用于控制车辆的具体驾驶情况,并将对应的信息传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其用于接收上述各个单元传送的对应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最后发出控制指令;
所述报警器,其用于车辆报警,即当车身的某一侧处于危险距离范围内时,所述报警器可进行报警,同时所述报警器还可根据危险距离不同进行不同频率的报警。
进一步,所述环境采集单元包括多个摄像头,多个所述摄像头布设在车身上,多个所述摄像头并用于采集车辆周围的图像信息。
进一步,所述环境采集单元包括四个360°全景摄像头,四个所述360°全景摄像头分别安装在车身的前后端以及左右两侧。
进一步,所述感知单元包括多个测距传感器,多个所述测距传感器布设在车身上,多个所述测距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车身的每个部位与对应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将对应的距离信号传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进一步,所述测距传感器采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驾驶控制单元包括方向盘转向模块、刹车模块以及速度模块,所述方向盘转向模块控制方向盘转动的方向以及转动的角度,所述刹车模块根据对应指令踩刹车,所述速度模块根据车况进行加速或减速。
进一步,还包括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屏幕可分块显示车辆四周的图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泊车系统可根据车身的实景情况进行精准泊车,避免车身与车位四周的障碍物或车辆发生碰撞,保护车辆,减少财产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乐庭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乐庭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9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