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生毫米波贝塞尔波束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37079.X | 申请日: | 2018-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6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喆;张德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H01Q19/06 | 分类号: | H01Q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杨青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生 毫米波 贝塞尔 波束 装置 | ||
1.一种产生毫米波贝塞尔波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两个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相同的准光器件组,所述准光器件组包括馈源和透镜;所述馈源和透镜均倾斜放置,两者的倾斜角相同;所述馈源为介质棒天线,用于将产生的高斯波束入射到透镜上,所述透镜用于输出贝塞尔波束;
其中一个所述准光器件组的馈源与透镜的竖直距离大于100mm;其中一个所述准光器件组的馈源与透镜的竖直距离为高斯波束中心点到馈源口面的距离S与高斯波束中心点到透镜的距离S1的和;所述高斯波束中心点到馈源口面的距离S的计算过程为:利用所需馈源的远场方向图,得到馈源的3dB方位角θ,在满足馈源发出的高斯波束束腰半径ω01≥0.9λ条件下,λ为对应频率下的波长,基于ω01为天线方向图远场增益3dB波束半径的1.18倍,求出高斯波束中心点到馈源口面的距离S:
所述装置产生的贝塞尔波束的最大传输距离大于2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毫米波贝塞尔波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不超过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生毫米波贝塞尔波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为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毫米波贝塞尔波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准光器件组的水平距离介于100mm-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毫米波贝塞尔波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口径D满足:D≥3ω,其中,ω为透镜入射面的高斯波束束腰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产生毫米波贝塞尔波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厚度T为:
其中,R(S1)为高斯波束入射至透镜口面的曲率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70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