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发动机冷态启动排放的排气歧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35668.4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6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峰;吴乃鹏;张宇璠;刘金玉;黄平慧;陈海娥;杜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驰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歧管 排气总管 连接过渡段 进口 催化器载体 发动机冷态 催化器 间隔排列 径向截面 径向向内 排气热量 前后对称 扰动能量 时间缩短 凸起结构 循环工况 排放量 腰圆形 排放 预热 内壁 排气 起燃 凸起 连通 | ||
1.一种改善发动机冷态启动排放的排气歧管结构,包括排气总管和催化器载体(3),排气总管由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第三排气歧管和第四排气歧管依次间隔排列组成,其特征在于,以靠近催化器载体(3)的一端为排气歧管的末端,第一排气歧管末端的第一排气歧管进口(5)、第二排气歧管末端的第二排气歧管进口(6)、第三排气歧管的第三排气歧管进口(7)和第四排气歧管末端的第四排气歧管进口(8)连通,在排气总管的末端形成排气总管的排气总管出口(1),排气总管出口(1)与催化器载体(3)连接过渡的一段为排气总管出口连接过渡段(9),排气总管出口连接过渡段(9)的轴线与催化器载体(3)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排气总管出口连接过渡段(9)的内壁上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沿排气总管出口连接过渡段(9)径向向内凸起的凸起结构(2),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第三排气歧管和第四排气歧管的径向截面均为腰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发动机冷态启动排放的排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凸起结构(2)沿排气总管出口连接过渡段(9)轴向的高度为38~42mm,凸起结构(2)沿排气总管出口连接过渡段(9)径向的宽度为28~33mm,催化器载体(3)的直径为110~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发动机冷态启动排放的排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排气歧管进口(5)的中心线与第二排气歧管进口(6)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50°~60°,第三排气歧管进口(7)的中心线与第四排气歧管进口(8)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8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发动机冷态启动排放的排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第三排气歧管和第四排气歧管的径向截面的腰圆形的尺寸完全相同,腰圆形的两个半圆弧的直径均为15~20mm,连接两个半圆弧端点的两个平行线的长度均为28~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发动机冷态启动排放的排气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气歧管前端的第一排气歧管出口、第二排气歧管前端的第二排气歧管出口、第三排气歧管前端的第三排气歧管出口和第四排气歧管前端的第四排气歧管出口通过一个连接法兰(4)固定在一起,以便于和发动机气缸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56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