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硫酸雾化系统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4455.X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大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3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31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雾化 系统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硫酸雾化系统及其应用,要点在于,雾化系统(1)的壳体的下部板上设置有L形板体(1‑8),在L形板体(1‑8)的竖向部分固定有第三伸缩动力机构(1‑9),第三伸缩动力机构(1‑9)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紧板,压紧板的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压紧橡胶块(1‑10),橡胶块(1‑10)的宽度与铜箔的宽度相同。采用本发明的一种稀硫酸雾化系统及其应用,可以实现铜箔渗透点和针孔检测中自动涂布整幅的稀硫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铜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稀硫酸雾化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CN102798638A公开了一种电解铜箔渗透点和针孔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样品处理:选择一宽广的水槽为检测水槽,将待测铜箔修剪成无褶皱和折痕的样品,要求样品的大小为能平放入检测水槽中;(2)、调制渗透液:将染料按0.5g/L~5g/L的浓度溶解在酒精中,并将其充入检测水槽中;(3)、粗检:取样品光面朝下放入充有渗透液的检测水槽中,放置0.5分钟至2分钟的时间,观察渗透毛面的色点判断渗透点和针孔的数量和位置;(4)、尺寸测量:用不小于1000倍电子显微镜在色点的相应位置进一步放大检测,并测量针孔的尺寸。 然而,上述方法需要将铜箔剪下来,无法对整幅的铜箔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硫酸雾化系统及其应用,目的在于实现铜箔渗透点和针孔检测中自动涂布整幅的稀硫酸。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雾化系统,包括:雾化系统框架、顶部导向辊(1-1)、顶部驱动辊(1-2)、底部导向辊(1-3)、底部驱动辊(1-4),壳体(1-5);顶部导向辊(1-1)、顶部驱动辊(1-2)、底部导向辊(1-3)、底部驱动辊(1-4)、以及壳体(1-5)均固定在雾化系统框架上;
壳体包括:上部板(1-5-1)、下部板(1-5-2)、以及侧壁板(1-5-3),在侧壁板上设置有开口(1-5-4);
还包括:第一移动喷雾系统(1-6)、第二移动喷雾系统(1-7);通过第一移动喷雾系统(1-6)与第二移动喷雾系统(1-7)向铜箔喷涂稀硫酸溶液;第一移动喷雾系统(1-6)、第二移动喷雾系统(1-7)的喷雾颗粒大小为55-90μm。
第一移动喷雾系统(1-6)包括:若干第一喷雾头(1-6-1)、第一喷雾头固定杆(1-6-2)、第一支撑连接架(1-6-3)、第一轨道(1-6-4)、第一伸缩动力机构(1-6-5);
第一移动喷雾系统(1-6)、第二移动喷雾系统(1-7)分别设置在壳体(1-5)的相对应的上部与下部;
第一伸缩动力机构(1-6-5)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5)的上部板上,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连接架(1-6-3)连接;第一支撑连接架(1-6-3)的下表面连接有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一喷雾头固定杆(1-6-2),第一喷雾头固定杆(1-6-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喷雾头(1-6-1);第一喷雾头固定杆(1-6-2)与第一喷雾头相对应;第一喷雾头固定杆(1-6-2)与第一喷雾头(1-6-1)呈“L形”布置;第一喷雾头的喷雾方向面向壳体的开口(1-5-4);第一轨道(1-6-4)竖向设置在壳体(1-5)的侧面;第一支撑连接架(1-6-3)设置有限位块,与第一轨道(1-6-4)相匹配;第一伸缩动力机构(1-6-5)伸缩时,带动第一支撑连接架(1-6-3)升降,进而带动第一喷雾头固定杆以及第一喷雾头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大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大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44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页岩结构表征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墙面抗渗性能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