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平台的云机器人交互方法和云机器人及云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2020.1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9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庄礼鸿;王宇环;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玉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平台 机器人 交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云机器人交互方法和云机器人及云平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可以根据该获取的周围环境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存在障碍物,可以接收该规划的避障路径信息,并根据该规划的避障路径信息,完成避障,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与云平台进行交互包括发送信息给云平台和接收云平台发送的信息。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云机器人有效识别障碍物和避障,数据传输稳定,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包的几率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云机器人交互方法和云机器人及云平台。
背景技术
云机器人就是云计算与机器人学的结合,就像其它网络终端一样,机器人本身不需要存储所有资料信息,或具备超强的计算能力,只需要对于云平台提出需求,云平台进行相应响应并满足。
云机器人并不是指某一个机器人,也不是某一类机器人,而是指机器人信息存储和获取方式的一个学术概念。这种信息存取的方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机器人通过摄像头可以获取一些周围环境的照片,上传到云平台,云平台可以检索出类似的照片,可以计算出机器人的行进路径来避开障碍物,还可以将这些信息储存起来,方便其它机器人检索。所有机器人可以共享数据库,减少开发人员的开发时间。
将机器人与外部计算机相连接的想法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东京大学Inaba提出远程大脑(remote brain)的概念。云机器人的概念将这一概念进一步深入,将探索实现更加廉价的计算方法,并与泛在网络互联。
在Humanoids 2010会议上,卡耐基梅隆大学的Kuffner博士(现供职于Google公司)首次提出云机器人的概念,引起广泛讨论。按照Kuffner的想法,云机器人就是云计算与机器人学的结合,如同其他网络终端一样,机器人本身不需要存储所有资料信息,或具备超强的计算能力,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连接相关服务器并获得所需信息。
云计算的超级计算和海量存储能力,逐渐颠覆了传统的应用模式。2010年,在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rvice Oriented System Engineering上,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与清华大学共同提出了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RaaS(Robot as a Service)模型,该模型面向服务型机器人,每个机器人作为一个RaaS单元,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基于SOA的机器人系统,扩展了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将机器人带入云计算时代。
2012年,Kameik等人提出了一种商场轮椅机器人,通过云平台分享地图信息、利用云架构进行定位和导航,帮助行动不便的人逛商场。
2013年,新加坡ASORO实验室建立了一个云计算架构,可以让机器人构建当前环境的3D地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云平台,利用Willow Garage公司的PR2机器人和谷歌目标识别引擎完成3D机器人抓取任务。
2014年,荷兰埃因霍温大学发布RoboEarth项目,让4个机器人在模拟医院的环境中相互协作来照顾病人,通过与云端服务器的交互进行信息共享和相互学习。
2014年,位于中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佳(KeJia)”机器人与位于美国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可宝”(CoBot)机器人,借助云平台实现了远程合作与资源共享测试。在实验中,云端向双方机器人提供多种知识源和数据源,“可佳”向“可宝”输送语义理解和自动规划服务,“可宝”向可佳输送大数据分析服务。借助于这些知识共享和远程合作,“可佳”与“可宝”完成了各自单独工作无法完成的测试任务。
但是现有的云机器人在交互时,无法有效识别障碍物和避障,数据传输不稳定,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包的几率较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2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