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1664.9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2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宋小平;王越;韩长日;李小宝;宋鑫明;黄蓉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09/80 | 分类号: | C07D209/8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5701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喙果皂帽花中 提取 具有 抗菌 活性 马兜铃 内酰胺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结构如式Ⅰ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①浸膏提取:将喙果皂帽花根放在通风阴凉处阴干后粉碎,用乙醇溶液在室温下浸泡,将乙醇浸泡的药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到乙醇浸膏;
②植物浸膏的萃取:将步骤①乙醇提取的粗浸膏分散在蒸馏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各次萃取液并减压蒸馏浓缩,得到乙酸乙酯部位的总浸膏;
③将步骤②萃取所得的乙酸乙酯浸膏拌样,通过硅胶柱层析色谱进行分离,乙酸乙酯浸膏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及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浓度递增进行分离,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0:0–50:50,洗脱剂氯仿-甲醇的体积比为100:0–0:100;
按照每次500mL来收集馏出的组份,通过TLC的检测,合并相似组份,得到Fr.1至Fr.12共12个组份;
④对于步骤③得到的Fr.7组份,Fr.7经正相硅胶柱分离,用体积比1:0–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9个组分,分别为Fr.7-1~Fr.7-9;对于其中的Fr.7-8组份,Fr.7-8经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Ⅰ。
2.一种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结构如式Ⅱ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①浸膏提取:将喙果皂帽花根放在通风阴凉处阴干后粉碎,用乙醇溶液在室温下浸泡,将乙醇浸泡的药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到乙醇浸膏;
②植物浸膏的萃取:将步骤①乙醇提取的粗浸膏分散在蒸馏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各次萃取液并减压蒸馏浓缩,得到乙酸乙酯部位的总浸膏;
③将步骤②萃取所得的乙酸乙酯浸膏拌样,通过硅胶柱层析色谱进行分离,乙酸乙酯浸膏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及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浓度递增进行分离,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0:0–50:50,洗脱剂氯仿-甲醇的体积比为100:0–0:100;
按照每次500mL来收集馏出的组份,通过TLC的检测,合并相似组份,得到Fr.1至Fr.12共12个组份;
④对于步骤③得到的Fr.7组份,Fr.7经正相硅胶柱分离,用体积比1:0–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浓度梯度洗脱得到9个组分,分别为Fr.7-1~Fr.7-9;对于其中的Fr.7-3组份,Fr.7-3经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得到Fr.7-3-1,Fr.7-3-1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离得到化合物Ⅱ。
3.一种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马兜铃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结构如式Ⅲ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①浸膏提取:将喙果皂帽花根放在通风阴凉处阴干后粉碎,用乙醇溶液在室温下浸泡,将乙醇浸泡的药液进行浓缩提取,得到乙醇浸膏;
②植物浸膏的萃取:将步骤①乙醇提取的粗浸膏分散在蒸馏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各次萃取液并减压蒸馏浓缩,得到乙酸乙酯部位的总浸膏;
③将步骤②萃取所得的乙酸乙酯浸膏拌样,通过硅胶柱层析色谱进行分离,乙酸乙酯浸膏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及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浓度递增进行分离,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0:0–50:50,洗脱剂氯仿-甲醇的体积比为100:0–0:100;
按照每次500mL来收集馏出的组份,通过TLC的检测,合并相似组份,得到Fr.1至Fr.12共12个组份;
④对于步骤③得到的Fr.7组份,Fr.7经正相硅胶柱分离,用体积比1:0–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浓度梯度洗脱得到9个组分,分别为Fr.7-1~Fr.7-9;对于其中的Fr.7-3组份,Fr.7-3经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得到Fr.7-3-1,Fr.7-3-1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离得到化合物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16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