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煤矸石制备高强度复合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8006.4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7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汪六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斯姆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13;C04B33/3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23007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矸石粉 高强度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 煤矸石 制备 低熔点玻璃粉 烧结 颗粒物 烧成物 粘结剂 聚乙烯醇水溶液 固体废弃物 保温烧制 高温煅烧 孔隙结构 石灰石粉 压力条件 资源再生 复合材料 玻璃粉 成坯体 低熔点 烧结炉 共混 混入 紧实 细化 模具 压制 侵入 | ||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高强度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向煤矸石中加入石灰石粉,经高温煅烧处理后得到烧成物,在烧成物中混入低熔点玻璃粉和玻璃纤维,并以聚乙烯醇水溶液作为粘结剂,混合筛分得到塑性颗粒物,利用模具将塑性颗粒物压制成坯体,再在50~70Mpa的压力条件下,经烧结炉中保温烧制,自然冷却后得到高强度复合材料;本发明中,通过细化的煤矸石粉与低熔点玻璃粉和玻璃纤维共混烧结,低熔点的玻璃粉和玻璃纤维相当于粘结剂,不仅能侵入到煤矸石粉的孔隙结构中,使得煤矸石粉自身紧实强化,还能提高整体的煤矸石粉烧结后的强度,制备得到一种高强度的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高强度复合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矸石是在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是一种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包括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掘进矸石、采掘过程中从顶板、底板及夹层里采出的矸石以及洗煤过程中挑出的洗矸石。其主要成分是Al2O3、SiO2,另外还含有数量不等的Fe2O3、CaO、MgO、Na2O、K2O、P2O5、SO3和微量稀有元素(镓、钒、钛、钴)。煤矸石若弃置不用,占用大片土地。煤矸石中的硫化物逸出或浸出会污染大气、农田和水体。矸石山还会自燃发生火灾,或在雨季崩塌,淤塞河流造成灾害。
现有技术中已存在有很多煤矸石的利用途径,包括有:
1、回收煤炭和黄铁矿:通过简易工艺,从煤矸石中洗选出好煤,通过筛选从中选出劣质煤,同时拣出黄铁矿。或从选煤用的跳汰机—平面摇床流程中回收黄铁矿、洗混煤和中煤。回收的煤炭可作动力锅炉的燃料,洗矸可作建筑材料,黄铁矿可作化工原料;
2、用于发电:主要用洗中煤和洗矸混烧发电。中国已用沸腾炉燃烧洗中煤和洗矸的混合物(发热量每公斤约2000大卡)发电。炉渣可生产炉渣砖和炉渣水泥。日本有10多座这种电厂;所用中煤和矸石的混合物,一般每公斤发热量为3500大卡;火力不足时,用重油助燃。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荷兰把煤矿自用电厂和选煤厂建在一起,以利用中煤、煤泥和煤矸石发电;
3、制造建筑材料:代替粘土作为制砖原料,可以少挖良田。烧砖时,利用煤矸石本身的可燃物,可以节约煤炭。
此外,煤矸石还可用于生产低热值煤气,制造陶瓷,制作土壤改良剂,或用于铺路、井下充填、地面充填造地。在自燃后的矸石山上也可种草造林,美化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高强度复合材料的方法,提供一种新的煤矸石的利用途径,提高煤矸石的附加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高强度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向煤矸石中加入石灰石粉,经高温煅烧处理后得到烧成物,在烧成物中混入低熔点玻璃粉和玻璃纤维,并以聚乙烯醇水溶液作为粘结剂,混合筛分得到塑性颗粒物,利用模具将塑性颗粒物压制成坯体,再在50~70Mpa的压力条件下,经烧结炉中保温烧制,自然冷却后得到高强度复合材料。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煤矸石、石灰石粉、低熔点玻璃粉和玻璃纤维的重量比为1:(0.3~0.7):(0.5~0.8):(0.1~0.3)。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煤矸石、石灰石粉、低熔点玻璃粉和玻璃纤维的重量比为1:0.6:0.7:0.2。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低熔点玻璃粉的粒径为1~100μm。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斯姆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斯姆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8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