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箱压合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3496.9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9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成;李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合装置 变速箱 移动板 变速箱输入轴 自动变速箱 卡环套 上壳体 下壳体 快夹 按压 抓取 按压组件 工作效率 人工操作 输送组件 套设组件 限位组件 一体完成 顶组件 抱紧 顶升 合箱 卡环 容置 限位 合格率 自动化 驱动 保证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自动变速箱压合装置及方法,其压合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可驱动移动板水平移动的输送组件,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用以将变速箱下壳体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移动板的上方设有用以容置变速箱上壳体的快夹组件以及用以将放置在所述快夹组件上的所述上壳体抱紧并按压至所述下壳体上的按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以将变速箱输入轴顶升的举顶组件以及用以抓取卡环并将卡环套设在所述变速箱输入轴上的套设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设计精巧,实现卡环套设以及变速箱合箱一体完成,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压合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变速箱是车辆上非常重要的部件,它可以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变速箱也有了升级,从最初的手动变速箱,到现在无级变速箱,从无同步器到有同步器,操控越来越方便。目前工程机械上广泛采用柴油机,其转矩与转速变化范围小,不能满足车辆在各种工况下对牵引力和行驶速度的要求,需采用变速箱来解决这种矛盾。变速箱性能的优劣是衡量工程机械动力性、经济性及驾驶性的关键。
变速箱包括壳体、变速机构、电控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四大机构,其中,变速机构、电控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均置于所述壳体内部,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准确而言,壳体通常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所述变速机构、电控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均固设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再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卡扣或/和螺栓等方式固接。另外,变速机构包括齿轮和输入轴,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上,但是齿轮套设后会与变速箱壳体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该间隙的存在会使最外侧的齿轮沿所述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导致无法正常传动,更有甚者会出现意外事故。
目前,行业内通常是将卡环套设在所述间隙上,以起到对齿轮的限位作用,避免其沿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但是都是采用人工将卡环套设在输入轴上,待套设完成后,再将将注塑完成后的上壳体搬动至下壳体上,再一一对应,将其按压至下壳体或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壳体上。但是该方法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而且上壳体在下壳体上调整位置过程中,两者之间摩擦力较大,会在下壳体上造成划痕等意外损坏,影响合格率及美观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变速箱压合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变速箱压合装置,至少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可驱动移动板水平移动的输送组件,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用以将变速箱下壳体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移动板的上方设有用以容置变速箱上壳体的快夹组件以及用以将放置在所述快夹组件上的所述上壳体抱紧并按压至所述下壳体上的按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以将变速箱输入轴顶升的举顶组件以及用以抓取卡环并将卡环套设在所述变速箱输入轴上的套设组件。
优选的,所述输送组件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具有自动力的导向轮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下方可自转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轮的外圆周面紧贴。
优选的,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所述导向轮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万向轮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移动板上的一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下壳体的四周,并与其紧贴;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固设在所述移动板上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顶端设有呈圆锥状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至少部分延伸置于所述下壳体的定位孔内。
优选的,所述快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一侧用以夹取所述上壳体的机械卡爪,所述机械卡爪之间设有一夹板,所述夹板上设有一与所述上壳体上的通孔外轮廓相匹配的凸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未经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34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