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生型特异性阻止探针、检测方法及其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23487.X | 申请日: | 2018-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4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彦;黄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 地址: | 450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野生型 探针 检测 肿瘤 药物靶向治疗 肿瘤突变基因 驱动 野生型DNA 高精确性 高敏感性 高危人群 探针结合 突变基因 多重PCR 高通量 一次性 预后 富集 可用 筛查 省时 无创 预警 预测 应用 | ||
1.一种野生型特异性阻止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结构包括:
1)与待测基因野生型等位基因特异互补结合;
2)3’末端修饰有延伸阻断物;
3)长度为15-25个核苷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型特异性阻止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3’末端修饰有C3spacer或Dideoxy-Cytosine。
3.基于抑制野生型的多重PCR扩增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野生型特异性阻止探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PCR扩增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体系为25ul,包括:
待测基因组,5-10ng,1-10ul;
待测基因的PCR引物,浓度为0.1-0.3uM,2.5ul;
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野生型特异性阻止探针,2uM,2.5ul;
Q5高保真聚合酶,0.25U,0.25ul;
dNTPs,浓度为10mM,0.5ul;
ddH2O,补足至25ul。
5.基于抑制野生型的多重PCR反应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野生型特异性阻止探针和/或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抑制野生型的多重PCR扩增反应体系。
6.一种基于抑制野生型的多重PCR检测突变基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野生型特异性阻止探针、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抑制野生型的多重PCR扩增反应体系和/或基于抑制野生型的多重PCR反应试剂盒对含有突变基因的待测基因组进行多重PCR扩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PCR反应的反应程序为:98℃变性30秒;98℃保持5秒,62℃保持30秒,72℃保持30秒,15个循环;最终72℃延伸5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多重PCR扩增获得的产物进行测序的步骤。优选的,选择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测序步骤中的PCR扩增程序为:98℃变性30秒;98℃保持5秒钟,68℃保持120秒,15个循环;72℃延伸5分钟。
10.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野生型特异性阻止探针、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抑制野生型的多重PCR扩增反应体系和/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抑制野生型的多重PCR反应试剂盒在用于检测突变基因产品的用途。优选的,所述的用途为在制备用于检测肿瘤驱动突变基因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彦,未经刘红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34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