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2433.1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3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丛浩;马德宝;石晶;陆国斌;段敏;牛俊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锦州联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0 | 分类号: | B60H1/20;B60H1/03;B60K13/04;F01N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李烨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余热供暖装置 连通 客车尾气 换热管 发动机冷却 供暖系统 热交换器 循环系统 换热腔 水箱 供暖 客车 发动机冷却液 导热液体 一端连接 控制器 排气管 热空气 风机 吹拂 发动机 容纳 | ||
1.一种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交换器,其包括:
换热管,用于容纳导热液体;
换热腔,其套设在所述换热管外侧,所述换热腔一端连接客车排气管;
散热器,其连通所述换热管,所述导热液体能够在所述换热管和所述散热器之间流动;
水箱供暖系统,其连通所述散热器,所述导热液体能够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水箱之间流动;
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连通所述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液能够在散热器和发动机之间循环供暖;
风机,其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一侧,用于将热空气吹拂到客车内供暖;
控制器,其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并连通所述水箱供暖系统、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螺旋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包括:
内筒,其为柱形筒,所述换热管套设在所述内筒上;
外筒,其套设在所述内筒上;
两个固定板,其设置在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两侧,并与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形成环形气体容纳腔;
涡流板,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板包括:
涡流杆,其为柱形杆;
涡流片,其为螺旋形,设置在所述涡流杆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换热腔和所述客车排气管之间,包括:
壳体,其内部具有容置腔;
第一过滤网,其内部填充颗粒大小为2.5微米的活性炭颗粒,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第二过滤板,其内部具有碳化硅陶瓷过滤网,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排气管经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板后进入换热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表面具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等间距分布。
7.一种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客车刚起步且需要给车厢供暖时,开启水箱供暖系统,通过燃油加热水箱内的导热液体,当水箱内导热液体温度Ts≥48℃时,开启水箱和散热器之间的第一阀门,使导热液体循环流动,并通过风机吹拂散热器为车厢供暖;
其中,所述第一阀门开启t1时间后关闭;
当散热器内导热液体温度Tr≤28℃时,开启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和散热器之间的第二阀门,使发动机冷却液在散热器和发动机之间循环流动;
其中,所述第二阀门开启4~6s后关闭;
当客车车厢内温度Tc≥19℃且换热管导热液体温度Tw≥45℃时,关闭水箱供暖系统,开启换热管和散热器之间的第三阀门,使导热液体在换热管和散热器之间循环流动,并通过风机吹拂散热器为车厢供暖;
其中,所述第三阀门开启t3时间后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客车尾气余热供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开启时间t1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获得:
其中,Q0为换热量,cp为导热液体比热容,ρ为导热液体密度,Ts为水箱内导热液体温度,Tr为散热器内导热液体温度,V1为第一阀门的输水量,λ为与温度相关的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锦州联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工业大学;锦州联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24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抗震空调管路总成
- 下一篇:车辆的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