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捕获锁紧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07741.7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4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博;丁亮亮;唐杰;江晟;邹晓宏;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G1/64 | 分类号: | B64G1/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获 机构 | ||
一种捕获锁紧机构,包括:连接在分离机构主动端的捕获锁紧装置和连接在分离机构被动端的锁柄;捕获锁紧装置包括执行机构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执行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执行机构通过一对对称的平面六杆机构之间的各转动副和移动副对锁柄的捕获、拉近和锁紧,实现分离机构主动端对被动端的捕获、拉近和锁紧,及执行机构通过一对对称的平面六杆机构之间的各转动副和移动副对所述锁柄的解锁和释放,实现分离机构主动端对被动端的解锁和释放。本申请的捕获锁紧机构为连接分离机构提供了快速捕获和稳定锁紧等特性,提高了连接分离机构的捕获可靠性、互换性和连接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分离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为空间分离机构提供可重重的捕获、拉近、锁紧以及解除锁紧、释放功能的捕获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捕获锁紧机构主要应用于空间连接分离机构,从而为航天器在轨组装、功能重构、能源补给、信息交互等功能提供可实施性保障。
目前,公知的捕获锁紧机构捕获速度较慢,捕获过程存在风险;产品互换性较差,锁紧状态下锁柄相对捕获锁紧装置存在位置偏差时,机构锁紧力偏差较大;连接稳定性不足,锁紧状态保持时间较长时,连接力会因结构变形的改变而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捕获锁紧机构,包括连接在分离机构主动端的捕获锁紧装置和连接在分离机构被动端的锁柄;
捕获锁紧装置包括执行机构和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执行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执行机构通过一对对称的平面六杆机构之间的各转动副和移动副对锁柄的捕获、拉近和锁紧,实现分离机构主动端对被动端的捕获、拉近和锁紧,及执行机构通过一对对称的平面六杆机构之间的各转动副和移动副对锁柄的解锁和释放,实现分离机构主动端对被动端的解锁和释放。
一种实施例中,执行机构包括:
壳体;
第一捕获爪,与壳体之间通过销轴及第一捕获爪的轴孔间隙配合连接形成转动副;
第二捕获爪,与壳体之间通过锁轴及第二捕获爪的轴孔间隙配合连接形成转动副;
第一短杆,与第一捕获爪通过销轴及第一捕获爪的轴孔间隙配合连接形成转动副;
第二短杆,与第二捕获爪通过销轴及第二捕获爪的轴孔间隙配合连接形成转动副;
第一弹性杆,与第一短杆之间通过导向销轴及第一短杆的轴孔间隙配合连接形成转动副;
第二弹性杆,与第二短杆之间通过导向销轴及第二短杆的轴孔间隙配合连接形成转动副;
第一长杆,与壳体之间通过销轴及第一长杆的轴孔间隙配合连接形成转动副,并与第一弹性杆通过导向销轴与第一长杆的轴孔间隙配合连接形成转动副;
第二长杆,与壳体之间通过销轴及第二长杆的轴孔间隙配合连接形成转动副,并与第二弹性杆通过导向销轴与第二长杆的轴孔间隙配合连接形成转动副;
丝杆螺母,分别与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通过销轴并利用丝杆螺母的轴孔间隙配合连接形成转动副;
丝杆,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于壳体上,丝杆为输入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装置驱动丝杆旋转,丝杆螺母沿丝杆上下滑动带动各转动副运动,以实现第一捕获爪和第二捕获爪的捕获、拉近、锁紧和解锁、释放。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为对称结构,分别包括:连杆、轴套、弹性元件、垫片、导向销轴和垫块;
连杆穿设于所述弹性元件与轴套连接,垫片位于弹性元件与连杆之间,用于调节弹性元件的预紧力,导向销轴位于轴套内,连杆与导向销轴之间轴孔间隙配合连接形成滑动副,垫块设置于轴套底部,用于限制滑动副的极限运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7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翼解锁展开机构
- 下一篇:一种弹簧蓄能式飞网收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