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端的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07599.6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4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彬;高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赛唯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7C9/00 |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马振华 |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脸识别 人脸图像数据 向量数据 用户端 名单数据 点数据 校准 人脸 服务器建立 建立连接 门禁控制 特征向量 远程识别 对齐 比对 提示 采集 验证 检测 失败 转化 成功 | ||
1.一种基于用户端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用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后,通过用户端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
S2、检测人脸图像数据中的关键点数据,并根据关键点数据对人脸图像数据进行对齐校准;
S3、将校准后的人脸图像数据转化为向量数据;
S4、将所述向量数据与人脸白名单数据进行比对,当向量数据与人脸白名单数据中的一特征向量的阈值相一致时,人脸识别成功,否则提示识别失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端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点数据包括:与人脸五官相对应的位置数据以及脸部轮廓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端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量数据按照如下公式获得:
其中,ci表示人脸图像各局部的预设编码,是每个局部描述子后验概率倒数的平方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端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还包括:在将所述向量数据与人脸白名单数据进行比对之前,将所述向量数据人脸黑名单数据进行比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用户端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向量数据与人脸黑名单数据中的一特征向量的阈值相一致时,发出警报。
6.一种基于用户端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用户端以及与所述用户端远程建立连接关系的服务器;
所述用户端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校准模块、转换模块、比对模块,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人脸白名单数据,所述校准模块检测人脸图像数据中的关键点数据,并根据关键点数据对人脸图像数据进行对齐校准,所述转换模块将校准后的人脸图像数据转化为向量数据,所述比对模块将所述向量数据与人脸白名单数据进行比对,当向量数据与人脸白名单数据中的一特征向量的阈值相一致时,人脸识别成功,否则提示识别失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用户端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点数据包括:与人脸五官相对应的位置数据以及脸部轮廓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用户端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向量数据按照如下公式获得:
其中,ci表示人脸图像各局部的预设编码,是每个局部描述子后验概率倒数的平方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用户端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中还存储有黑人脸白名单数据,所述比对模块在将所述向量数据与人脸白名单数据进行比对之前,将所述向量数据人脸黑名单数据进行比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用户端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器,当向量数据与人脸黑名单数据中的一特征向量的阈值相一致时,所述报警器发出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赛唯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赛唯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75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