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介质锅炉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4903.1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6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崔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远略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18;F23D14/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瞪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8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介质 锅炉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导热介质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导热介质导入管(56)、导热介质过渡管(20)、热导热介质导出管(19)、烟气预热炉体(67)和主炉体(200);
所述冷导热介质导入管(56)连通连接所述烟气预热炉体(67)的导热介质进液端,所述烟气预热炉体(67)的导热介质出液端通过所述导热介质过渡管(20)连通连接所述主炉体(200)的导热介质进液端;所述主炉体(200)的热导热介质导出端连通所述热导热介质导出管(19);所述冷导热介质导入管(56)上设置有液泵;所述主炉体(200)的排烟管(9)的出烟端连通所述烟气预热炉体(67)的热烟进烟端;
所述烟气预热炉体(67)包括竖立姿态的柱状外壳体(52),所述柱状外壳体(52)内同轴心设置有内壳体(59),所述内壳体(5 9)与所述外壳体(52)之间形成隔热空腔(51);所述内壳体(5 9)的内腔中水平设置有第一隔板(53)和第二隔板(57);所述第一隔板(53)和第二隔板(57)将所述内壳体(5 9)的内腔分割成上腔(54)、中腔(55)和下腔(58);所述下腔(58)的底部壁体(63.2)下方还;连接有集烟壳体(63.1),所述集烟壳体(63.1)内为集烟腔(63);所述排烟管(9)的出烟端连通所述上腔(54);所述冷导热介质导入管(56)导通连接所述中腔(55),所述导热介质过渡管(20)的进液端导通连接所述下腔(58);还包括烟气导出管(64),所述烟气导出管(64)的进烟端连通所述集烟腔(63);
所述第二隔板(57)上均布设置有若干竖向姿态的连通硬管(62),各连通硬管(62)的中部均固定连接第二隔板(57),各所述连通硬管(62)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中腔(55)和下腔(58)中;各所述连通硬管(62)的管内均同轴心穿设有一根烟气换热管(60),所述烟气换热管(60)的外径小于所述连通硬管(62)的内径,各所述烟气换热管(60)与所对应的连通硬管(62)内壁之间形成环柱状的导热介质换热通道(66),所述导热介质换热通道(66)连通所述中腔(55)和下腔(58);各所述烟气换热管(60)的上下端分别伸入所述上腔(54)和所述集烟腔(63)中;
主炉体(200)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排烟管(9)导入到上腔(54)中;进而上腔(54)中的高温烟气分流至各个烟气换热管(60)中,然后通过各个烟气换热管(60)导入到集烟腔(63)中,最终集烟腔(63)中的烟气通过烟气导出管(64)排出外界;在高温烟气流过各个烟气换热管(60)的过程中,烟气换热管(60)连续收到高温烟气的加热,并且将热量进一步的传递给导热介质换热通道(66)中流动的导热介质中;
与此同时,在液泵的作用下冷导热介质通过冷导热介质导入管(56)导入到中腔(55)中,然后随着中腔(55)中的导热介质的累积,进而中腔(55)中的导热介质通过环柱状的导热介质换热通道(66)流向下腔(58)中,在导热介质流过环柱状的导热介质换热通道(66)的过程中受到各烟气换热管(60)的加热,保证了从中腔(55)流进下腔(58)的导热介质均受到一次均匀加热;然后下腔(58)中被预热的导热介质通过导热介质过渡管(20)流进主炉体(200)的导热介质进液端中;
所述主炉体(200)包括固定安装的炉体定子(29),所述炉体定子(29)包括水平的圆形底盘(18),所述圆形底盘(18)的上侧从外至内一体化同轴心设置有筒状外壁体(30)、筒状中壁体(6)和筒状内壁体(3);所述筒状外壁体(30)与所述筒状中壁体(6)之间形成助燃空气蓄压蓄热环腔(4);所述筒状中壁体(6)与筒状内壁体(3)之间形成燃烧加热环腔(2);所述筒状内壁体(3)内部为燃气蓄压蓄热腔(1);
还包括燃气供给管(10)、助燃空气供给管(11)和导热介质换热管束组件(25);所述燃气供给管(10)的出气端伸入燃气蓄压蓄热腔(1)中的底部,所述助燃空气供给管(11)的出气端伸入所述助燃空气蓄压蓄热环腔(4)中的底部;所述排烟管(9)的进烟端伸入所述燃烧加热环腔(2)的底部;所述导热介质换热管束组件(25)同轴心于所述燃烧加热环腔(2)中;
所述导热介质过渡管(20)连通连接所述导热介质换热管束组件(25)的进液端,所述热介质导出管(19)连通连接所述导热介质换热管束组件(25)的出液端;所述燃烧加热环腔(2)内设置有电子打火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远略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远略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49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导向筋板的燃烧锅炉
- 下一篇:一种瓷能厚膜加热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