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超陡峭低通滤波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02596.3 | 申请日: | 2018-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1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 发明(设计)人: | 赵毅;陆阳;楚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H7/01 | 分类号: | H03H7/01;H03H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单元 端电极 内电极 低通滤波器 陡峭 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工艺 滤波器 电感 电性能指标 输出端电极 输入端电极 温度稳定性 低通滤波 接地电容 截止频率 散热性能 无线系统 一致性好 成品率 过渡带 接地端 体积小 电极 电容 频段 阻带 雷达 通信 应用 生产 | ||
1.一种小型化超陡峭低通滤波器,包括基体、内电极和端电极,内电极固定在基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包括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第三谐振单元和接地电容;所述端电极所述端电极包括输入端电极P1、输出端电极P2、第一接地端电极GND1、第二接地端电极GND2、第三接地端电极GND3和第四接地端电极GND4;所述第一谐振单元包括并联的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感L1;所述第二谐振单元包括并联的第二电容C2和第二电感L2;所述第三谐振单元包括并联的第三电容C3和第三电感L3;所述接地电容包括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和第三谐振单元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一端与第一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的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与输入端电极P1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一端与第二谐振单元和第三谐振单元的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第四接地端电极GND4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一端与输入端电极P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接地端电极GND1连接;所述第七电容C7一端与输出端电极P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接地端电极GND2连接,第三接地端电极GND3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超陡峭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均为多层平板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超陡峭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均为螺旋电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超陡峭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电极P1和输出端电极P2沿基体高度方向设置,对称固定在基体的两端侧壁上,通过焊接方式与PCB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超陡峭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地端电极GND3和第四接地端电极GND4分别内嵌于基体内的顶面和底面,第一接地端电极GND1和第二接地端电极GND2沿基体高度方向设置,且固定于基体正面和北面的外壁中心,通过焊接方式与PCB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超陡峭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器采用低温共烧陶瓷技术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25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效果好的石英晶振全自动调频机
- 下一篇:一种芯片衰减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