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器人的外部音频设备及采用该音频设备的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99144.0 | 申请日: | 2018-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8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胡泉;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G06F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马云超;李志刚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音频输入装置 外部音频设备 外部音频信号 音频输出装置 音频信号接收 端口电性 音频设备 音频信号输出端 声源信号 语音交互 输出 收声 扬声 申请 外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器人的外部音频设备及采用该音频设备的机器人。该用于机器人的外部音频设备包括接收外部音频信号的音频输入装置和对所述音频输入装置接收到的外部音频信号进行输出的音频输出装置,所述音频输入装置的音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外部声源信号,所述音频输入装置的音频信号输出端与机器人的收声端口电性连接,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音频信号接收端与所述机器人的扬声端口电性连接。本申请解决了机器人对音频的输入和输出局限性大,机器人无法同时与多人进行语音交互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的外部音频设备及采用该音频设备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阶段机器人厂家都以提供“产品(机器人)本身“加”技术服务“的方式与其他客户进行合作,但依靠现阶段的硬件整合能力及机器人现阶段在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料库及机器学习等技术上的局限性,机器人在讲解场景中的应用往往无法满足场景中的实际需求及客户预期,因此在一些特定情境下人为对机器人的语音输入和输出进行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如:在嘈杂环境中的识音、多人与机器人语音交互等,都处于行业空白,尚无解决方案。
针对相关技术中机器人对音频的输入和输出局限性大,机器人无法同时与多人进行语音交互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的外部音频设备及采用该音频设备的机器人,以解决机器人对音频的输入和输出局限性大,机器人无法同时与多人进行语音交互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器人的外部音频设备及采用该音频设备的机器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的外部音频设备,包括:接收外部音频信号的音频输入装置和对所述音频输入装置接收到的外部音频信号进行输出的音频输出装置,所述音频输入装置的音频信号接收端接收外部声源信号,所述音频输入装置的音频信号输出端与机器人本体的收声端口电性连接,所述音频输出装置的音频信号接收端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扬声端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音频输入装置包括第一耳机,所述第一耳机供所述机器人本体接收外部声源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机器人本体之间通过信号线或者蓝牙模块进行音频信号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麦克,所述麦克供所述机器人本体对外播放音频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麦克与所述机器人本体之间通过信号线或者蓝牙模块进行音频信号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多个第二耳机,所述多个第二耳机供多个访客同时佩戴,并接收所述机器人本体发出的音频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第二耳机与所述机器人本体之间通过信号线或者蓝牙模块进行音频信号传输。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音频设备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上述外部音频设备,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接收外部音频信号的收声端口和对外发送音频信号的扬声端口,所述外部音频设备的音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的收声端口电性连接,所述外部音频设备的音频信号接收端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的扬声端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本体内部设置有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上设置有音频接收端口和音频输出端口,所述音频接收端口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收声端口电性连接,所述音频输出端口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扬声端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芯片上设置有传输音频信号的蓝牙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9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