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电缆工作井及现场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6985.6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郑俊杰;付海平;赖汉江;崔明娟;严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张彩锦;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底板 电缆工作井 侧板 钢筋混凝土盖板 素混凝土垫层 刚性垫块 现场施工 装配式 侧板端部 地基开挖 防渗性能 构造钢筋 环境扰动 纵向钢筋 构造柱 横梁 绑扎 后支 吊装 浇筑 搁置 装配 混凝土 | ||
1.一种装配式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素混凝土垫层(1)、钢筋混凝土底板(2)、U型钢筋混凝土侧板(3)和钢筋混凝土盖板(4),其中:
所述素混凝土垫层(1)由素混凝土浇筑而成,其上开设有拉环坑和集水坑;
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2)设置在素混凝土垫层(1)上,其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其上同样开设有拉环坑和集水坑,并且其上的拉环坑和集水坑与素混凝土垫层上的拉环坑和集水坑的位置对应,该钢筋混凝土底板(2)上还设置有卡槽(10);
所述U型钢筋混凝土侧板(3)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其设置有两块,两块U型钢筋混凝土侧板(3)水平布置且开口相对,通过将两块U型钢筋混凝土侧板(3)插装在钢筋混凝土底板(2)的卡槽(10)内,并在卡槽(10)内浇筑混凝土,实现U型钢筋混凝土侧板(3)与钢筋混凝土底板(2)的连接,两块U型钢筋混凝土侧板(3)的开口端之间通过构造柱(12)连接在一起,U型钢筋混凝土侧板(3)上还设置有混凝土横梁(13),其封闭端还开设有电缆通孔(6);
所述钢筋混凝土盖板(4)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其设置在U型钢筋混凝土侧板(3)的混凝土横梁(13)上,其上设有供人出入的人孔(9)以及供吊装用的拉环(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2)的卡槽内设置有刚性垫块(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侧板(3)开口端的端部外伸有构造钢筋(17),两块钢筋混凝土侧板(3)开口端的构造钢筋(17)互相搭接,构造钢筋(17)上绑扎有纵向钢筋(18);所述构造柱(12)通过在绑扎有纵向钢筋(18)的构造钢筋(17)上浇筑早强型混凝土获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侧板(3)的混凝土横梁(13)上设有防水橡胶(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盖板(4)与钢筋混凝土侧板(3)以及防水橡胶(14)之间的空隙通过早强型混凝土填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2)的集水坑上设置有钢格栅(5),其四周设置有5%的坡度;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2)的拉环坑中设置有拉环。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横梁(13)上设有用于吊装的拉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钢筋(17)和纵向钢筋(18)均为热轧带肋钢筋,直径为16mm。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素混凝土垫层(1)、钢筋混凝土底板(2)、U型钢筋混凝土侧板(3)和钢筋混凝土盖板(4)均由强度为C40或以上的混凝土预先浇筑而成。
10.一种装配式电缆工作井的现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预先制备的素混凝土垫层(1)吊装至指定位置;
将预先制备的钢筋混凝土底板(2)吊装至素混凝土垫层(1)上方,使其安装在素混凝土垫层(1)上;
在钢筋混凝土底板(2)的卡槽(10)内放置刚性垫块(11);
将预先制备的两块钢筋混凝土侧板(3)分别吊装至钢筋混凝土底板(2)上方,使其插入钢筋混凝土底板(2)的卡槽(10)内;
在卡槽内及两块钢筋混凝土侧板开口端相对处浇筑混凝土,以填充钢筋混凝土侧板与钢筋混凝土底板间的空隙,并使两块钢筋混凝土侧板浇筑连接在一起;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设计值的75%时,将钢筋混凝土盖板(4)吊装至钢筋混凝土侧板(3)的上方,使其安装在钢筋混凝土侧板的混凝土横梁上,并用混凝土填充钢筋混凝土盖板与钢筋混凝土侧板之间的间隙,以此完成装配式电缆工作井的现场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69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铝合金板海水珊瑚礁混凝土剪力墙抗震结构
- 下一篇:一种窨井盖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