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用信号机系统、信号机和列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5167.4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9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郜春海;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灯状态 信号机 信号机系统 接收器 列车 轨道交通 发送器 误判 司机 行车安全隐患 司机疲劳 行车过程 夜间行车 行车安全 获知 解析 天气 | ||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信号机系统、信号机和列车,该信号机系统包括设置在信号机上的状态发送器和设置在列车上的接收器。信号机通过状态发送器实时将信号机当前的信号灯状态编码为信号灯状态数据,列车上的接收器接收到信号灯状态数据后解析出信号机的信号灯状态。通过该信号机系统,司机在行车过程中通过列车上的接收器即可获知信号机的信号灯状态,作出不同的控车策略。由于不再需要司机肉眼对信号灯状态进行判别,避免了因天气、夜间行车或者司机疲劳对信号灯状态的误判,避免了司机在对信号灯状态误判情况下的冒进等危害行车安全的行为,消除了行车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智能信号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信号机系统、信号机和列车。
背景技术
LED信号机使用多个发光二极管(LED)排布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发光盘,实现信号机的功能。每个信号机的寿命不同,在日常使用中会有部分发光二极管损坏而不发光的情况。按照规定,盘式机构的发光二极管灭灯损坏数量达到30%±5%时应报警,发光二极管灯损坏数量超过50%±5%时,应使灯丝继电器可靠落下,即应当关闭。
这是因为(1)信号机内部发光二极管LED的损坏造成亮度下降,有效照射距离变小,可能导致司机误判或者距离信号机过近才采取刹车措施导致列车冒进。(2)对于地面的或高架轨道线路,地面交通的信号灯对轨道交通的信号灯也是一种干扰。(3)对于白色信号机,由于制造的工艺问题,存在黄圈的问题,即在信号机光斑的周围存在黄圈。(4)在夜晚的情况下,红色信号机和绿色信号机由于亮度高,与周围环境对比强,使得肉眼看过去,中间部分为白色,周围是红色泛光。(5)列车司机由于工作强度大,疲劳等身体状况因素,也存在漏看,错误识别的情况。由此可见,信号灯损坏的情况下存在极大的可能造成司机对信号机发出的信号误判,从而导致冒进等危害行车安全的行为。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信号灯损坏时,由于外界环境或者司机本身的疲劳极易造成司机对信号灯发出的信号误判,导致冒进等危害行车安全的行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信号灯损坏时,由于外界环境或者司机本身的疲劳极易造成司机对信号灯发出的信号误判,导致冒进等危害行车安全的行为的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用信号机系统,包括设置在信号机上的至少一个状态发送器和设置在列车上的至少一个接收器;
所述状态发送器用于将所述信号机上的信号灯状态编码为信号灯状态数据,并发送所述信号灯状态数据;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信号灯状态数据,根据所述信号灯状态数据解析出所述信号灯状态;
其中,所述信号灯状态包括当前每种颜色的信号灯的亮灭状态和信号灯损坏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发送器包括数据编码模块和信号发送模块;
所述数据编码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发送模块和所述信号机上的监测报警电路;
所述监测报警电路对所述信号机上的信号灯进行监测,得到所述信号灯状态,所述数据编码模块按照预设数据协议对所述信号灯状态进行编码,得到所述信号灯状态数据,将所述信号灯状态数据发送到所述信号发送模块,所述信号发送模块发送所述信号灯状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发送模块包括驱动电路和红外激光二极管,所述接收器包括传感模块;
所述信号发送模块接收到所述信号灯状态数据后,根据所述信号灯状态数据输出高电平时,通过所述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红外激光二极管发出第一信号,根据所述信号灯状态数据输出低电平时,通过所述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红外激光二极管发出第二信号;
所述传感模块接收所述红外激光二极管发出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根据所述预设数据协议得到所述信号灯状态数据并解析出所述信号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51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