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震动的轻触开关引脚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91648.8 | 申请日: | 2018-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4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徐雷;杨飞平;李大双;张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65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磁 震动 轻触 开关 引脚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震动的轻触开关引脚检测设备,包括电磁震动盘、三层螺旋进料斜面、螺旋筛选轨道、定向机构、二次缺陷筛选杆。其特征在于:电磁震动盘内部结构呈三层螺旋面,且电磁震动盘底部以及三层螺旋进料面均呈一定的倾斜度;在震动盘出口面环面设置螺旋轨道,在螺旋轨道上设置有缺陷引脚检测口;在螺旋轨道末端设置了一个定向机构,定向机构由定向挡条及两级加速斜面构成;在定向结构的末端设置缺陷元件二次筛选杆;最后,轻触开关元件进入垂直送料轨道。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对大量的轻触开关引脚缺陷元件进行筛选,不仅能够降低图像识别过程中对引脚结构缺陷识别的工作量,提高轻触开关引脚缺陷的检测效率等优点,而且在检测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对轻触开关元件的检测损伤,很好的保护了轻触开关引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高精度PCB板轻触开关引脚的筛选装置,特别是针对PCB板轻触开关引脚结构形变或损伤及生产误差比较明显的初步筛选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轻触开关是信号传递、自动控制、终点控制等许多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元件,且具有体积小、闭合或断开速度快等特点,在众多电子电气机械设备等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针对轻触开关的特点及应用的广泛性,现阶段很多设备能够很好的检测轻触开关元件本身的物理特性(弹性、导通性、行程、抗阻值等)及合格率。与此同时,也具有将生产制造出来的各种轻触开关通过分料装置快速高效的分拣并存储到不同位置的设备。但是,针对已经分拣出来的、性能良好的轻触开关在进行高精度的装配时,例如PCB板与轻触开关进行高精度装配时,引脚结构的变形、损伤及生产误差都将导致不能进行良好的装配,甚至可能损伤PCB板或开关元件。因此,对于轻触开关引脚结构的精确筛选及识别尤为关键。
在自动化装配车间中,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识别装配轻触开关和PCB板时,假如每个轻触开关不经过一定的初步筛选,将开关引脚结构变形或者损伤较大的元件分拣出来,而直接通过图像识别及模板匹配对每个轻触开关的引脚进行精确的检测。那么,在装配过程中对于轻触开关引脚的识别筛选将会耗费较多的时间,不仅增加了机器人识别运算的负荷,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发明了该发明设备,通过大量的工业流水线实验,验证了该结构能将轻触开关引脚结构有损伤或变形较明显的缺陷元件筛选出来,分拣出引脚结构良好的开关元件再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进行精筛选,进而提高了轻触开关和PCB板进行自动化装配生产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触开关引脚结构具有一定缺陷的初步筛选设备,根据被检测轻触开关的引脚结构特点,设计出结构合理且简洁的设备,能够循环往复的自动筛选出引脚结构较好的轻触开关元件。
为了解决轻触开关引脚结构缺陷的筛选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电磁震动的轻触开关引脚检测设备,包括电磁震动盘、三层螺旋进料斜面、螺旋筛选轨道、定向机构、二次缺陷筛选杆。其特征在于:电磁震动盘内部结构呈三层螺旋面,且电磁震动盘底部以及三层螺旋进料面均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在震动盘出口面环面设置螺旋轨道,在螺旋轨道上设置有缺陷引脚检测口;在螺旋轨道末端设置了一个定向机构,定向机构由定向挡条及两级加速斜面构成;在定向结构的末端设置缺陷元件二次筛选杆。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磁震动盘内部结构中的底面及螺旋上升环面均呈一定的倾斜角,利用震动盘设置的倾斜角,放进盘底的大量轻触开关沿着震动盘环形壁上升。根据轻触开关的结构特点及有关引脚结构变形或损伤的缺陷特征,经过分析验证,震动盘底部及螺旋上升环面的倾斜角为15°(根据被检测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定)。设计出合适的倾斜面角度可以保证轻触开关元件在沿着震动盘环面有序上升,减少上升过程中重叠元件的数量,提高轻触开关元件的筛选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斜环面设计为三层,轻触开关元件从震动盘底面通过三层螺旋斜面到达螺旋筛选轨道斜面。不仅能够保证轻触开关元件高效有序的进入螺旋筛选轨道,而且节约了震动盘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16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辊槽短路检测及分拣自动化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塑料扁瓶电子检漏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