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O/W型紫草护肤乳中紫草素的前处理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91070.6 申请日: 2018-08-28
公开(公告)号: CN108918739B 公开(公告)日: 2022-08-09
发明(设计)人: 周心慧;程建华;付尉芳;张定宇;邓燕柠;张继勇;周健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N30/06 分类号: G01N30/06;G01N30/74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陈智英
地址: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测定 紫草 护肤 乳中 处理 方法 高效 色谱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定O/W型紫草护肤乳中紫草素的前处理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前处理方法:首先将O/W型紫草护肤乳与油脂混合,破乳萃取,取油脂层;将油脂层与碱水溶液混合,静置,取碱水层;加入酸,调节溶液pH至4~6,加入有机溶剂,静置,取下层有机层,去除有机层的有机溶剂,获得固体紫草素。本发明将固体紫草素配成溶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获得紫草护肤乳中紫草素的含量。本发明的前处理方法简单、快速,乳液破乳完全,紫草素的纯度高,提升了液相色谱检测准确性及检测灵敏度。同时本发明的方法更接近真实值,检测效果更准确;回收率高、重复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的技术领域,涉及日化产品中活性成分的检测,特别涉及O/W型的紫草护肤乳液中紫草素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草护肤乳中紫草素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紫草为紫草科紫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凉血活血、消炎止痛、解毒透疹之功,多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等症的治疗。紫草的主要药用成分为萘醌类色素,主要有紫草素及乙酰紫草素等10多种紫草素的衍生物,具有愈伤、抗炎、抗菌、促进细胞再生、解毒透疹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功效。其中,紫草素为脂溶性成分,它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有机溶剂以及植物油脂,易溶于碱水,但遇酸则沉淀析出。现紫草素的提取方法多为植物油脂浸提法以及亚临界流体萃取法。

目前,市场上具有很多不同品种的紫草类化妆品,其配方多以紫草提取物和其他活性成分、功能性油脂与乳化剂复配,均质机均质形成乳液或微乳液。实际紫草护肤乳中往往成分复杂,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通过萃取等方法将紫草素从紫草护肤乳中分离,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或质谱等方法进行含量分析。但是如何对乳液进行前处理,提取乳液中活性成分是护肤乳中紫草素测定的技术难点。申请号为201410216490.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效茶油紫草膏的制备方法,从配方结构看,该多效茶油紫草膏为油水两相体系,大量使用蜂蜡作为乳化剂,使紫草素在体系中均匀稳定地分散在膏体内。申请号201611185354.3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紫草根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配方包括:紫草根提取物20~30份、细胞生长因子35~50份、SOD 1~5份、活性肽1~5份、角鲨烯8~12份、神经酰胺6~10份、羧甲基纤维素12~20份、溶酶液20~35份以及去离子水适量。因其配方采用水溶性成分(多肽、酶、多糖等成分)以及脂溶性成分(紫草根提取物、角鲨烯、神经酰胺),该发明采用微胶囊技术,将紫草根提取物与其他组物成分包裹起来,行为微乳化产品。申请号201310150896.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紫草面膜贴膜用乳液、面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将紫草根提取液与其他组物成分利用微乳化技术,开发出一款紫草面膜贴用乳液。总体来说,市面上的紫草化妆品品种繁多,但是大多并没有对功效成分紫草素进行含量测定,导致在产品质量及功效参差不齐。因此,在紫草素的实际应用研究中,如何从复杂多组分样品中简单、便捷地提取紫草素,并对其进行分离检测,这一环节对日化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旋紫草素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繁琐,精密度不高。申请号为201710374145.1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紫草素手性异构体的分离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手性色谱柱,对左旋紫草素和右旋紫草素进行含量检测,但该方法仅适用纯紫草素的分析检测。申请号201510600824.7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布了一种紫草素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一种快速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通过低温热解实现低沸点的复杂混合物的初步分离,实现对紫草素的微量检测。但是这种设备并不具备普遍性,往往需要送至第三方检测,检测周期长,无法满足日化企业的日常快速检测需求。目前未见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草化妆品中紫草素的样品前处理研究报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未经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1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