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缓冲流体冲击的单向活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3440.1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6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练夏林;金若;姚小轶;何敏;程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3 | 分类号: | F16K15/03;F16K27/02;F16K47/02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梁义东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门座 单向活门 流体冲击 缓冲座 缓冲流体 燃油管路 可缓冲 连接轴 外壳体 密封圈 飞机燃油系统 硬质橡胶材料 安全隐患 冲击功能 结构类似 连接轴孔 密封圈槽 燃油系统 水锤效应 相关附件 安装槽 活门板 拆卸 内套 销棒 申请 成熟 | ||
本申请属于飞机燃油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油系统的燃油管路中,消除流体冲击带来的安全隐患的可缓冲流体冲击的单向活门,包括活门座和外壳体,所述活门座的内部的缓冲座安装槽安装有缓冲座,所述活门座内侧的连接轴孔处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一端通过销棒与活门板相连,所述活门座上的密封圈槽内套接有密封圈,所述活门座和外壳体相互连接。本申请和现有单向活门的结构类似,原理简单,工艺成熟,易于拆卸,仅通过采用硬质橡胶材料构成的缓冲座,在发生水锤效应的管路中,缓冲流体冲击,保护了相关附件及燃油管路,实现了缓冲流体冲击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飞机燃油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油系统的燃油管路中,消除流体冲击带来的安全隐患的可缓冲流体冲击的单向活门。
背景技术
飞机上的燃油是通过燃油管路输送至发动机消耗的,通常,燃油在管路中流动是由管路上设置的燃油泵、切断阀、单向活门来控制。燃油泵用于提供燃油流动动能、切断阀用于控制燃油管路中的燃油是否流动或者静止,单向活门用于控制燃油管路中燃油的流向。
一段由燃油泵、切断阀、单向活门控制的燃油管路,其中的燃油处于流动状态,当切断阀进行关闭作动时,会出现水锤效应。水锤效应是由于燃油管路内壁是光滑的,当切断阀处于打开位置,燃油流动自如,当打开的切断阀突然关闭,燃油流体会对切断阀以及管壁产生一个压力,由于燃油管路内壁光滑,后续流体在惯性的作用下,作用力会迅速达到最大,产生燃油流冲击波,就像锤子敲打一样,由水锤效应产生的瞬时压强可达管道中正常工作压强的几十倍甚至于数百倍。
水锤效应带来的大幅度压强波动,可导致燃油管路系统产生强烈震动,造成燃油泄露或者切断阀、单向活门失效的安全隐患。
现有专利对于相关结构的改进有:专利公告号为CN205350453U、公开号为CN105042124A的专利。其中CN205350453U和CN105042124A功能均为单向活门作用。CN205350453U通过提高弹簧力,增大单向活门的打开压力,从而达到克服油箱液柱打开单向活门的不足,该发明若用于一段由燃油泵、切断阀、单向活门控制的燃油管路,当切断阀突然关闭时,无法避免水锤效应。且其结构较为复杂,重量较重。CN105042124A仅能用于管路端头,不能用于流体管路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避免水锤效应的结构简单的可缓冲流体冲击的单向活门。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缓冲流体冲击的单向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门座和外壳体,所述活门座的内部的缓冲座安装槽安装有缓冲座,所述活门座内侧的连接轴孔处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一端通过销棒与活门板相连,所述活门座上的密封圈槽内套接有密封圈,所述活门座和外壳体相互连接。
所述活门座外侧一端设置有第一六方扳手面和第一接管嘴,所述外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六方扳手面和第二接管嘴,所述第一六方扳手面和第二六方扳手面上均设置有多个保险孔。
所述缓冲座为中空结构,所述缓冲座的内腔一端为活门座面,所述活门座面为斜面。
所述连接轴为Y状零件,包括一个连接轴棒和2个连接孔。
所述活门板为圆形板状结构,圆板边缘有一凸起,构成活门板的连接头;连接头的中心有销棒孔,活门板的圆板状结构为活门。
所述缓冲座的中空内腔和活门座的中空内腔的轴心重合,所述缓冲座的中空内腔的直径与活门座的中空内腔的直径相同。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3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