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电机外壳制作方法及电机外壳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8176.2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2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元和利泰镁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3/02 | 分类号: | C22C23/02;C22C23/06;C22C1/02;C22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40900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电机外壳 淬火处理 固溶处理 制作 深冷处理 预热 模具 凝固 汽车技术领域 镁合金铸件 加工成型 模具预热 熔炼 浇注 液氮 冷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镁合金电机外壳制作方法及电机外壳,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其由镁合金制作,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2模具预热:将制作电机外壳的模具进行预热,得到预热后的模具;(3)浇注和凝固;(4)固溶处理:将凝固后的镁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溶处理后的镁合金;(5)淬火处理:将固溶处理后的镁合金进行淬火处理,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淬火处理后的镁合金;(6)深冷处理:将淬火处理后的镁合金置于液氮中进行深冷处理,得到镁合金铸件;(7)加工成型。该电机外壳具有上述的镁合金电机外壳制作方法,具有塑性较强、强度较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镁合金电机外壳制作方 法及电机外壳。
背景技术
镁合金作为质轻减震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比刚度高、抗震性好、 比强度高、电磁屏蔽性能优异、可回收性好等多种独特的优异性能, 跟复合材料,涂层以及塑料材料相比,镁可用于工程结构材料,且镁 是绿色的工程材料,对环境友好。汽车所用燃料60%消耗于汽车自重, 汽车质量每降低100公斤,每百公里油耗可减少0.7升,因此,汽车 轻量化成为汽车节能减排最主要的途径,镁合金在汽车、电子工业、 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镁在地壳和海水中的含量十分丰 富,自本世纪初皮江法炼镁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以来,原镁产量迅速 增长,但目前一半以上的原镁仍主要用于铝的合金元素、钢铁脱硫、 金属钛还原等初级阶段。用于镁合金挤压、板材、铸件等深加工镁合 金产品的比例有待提高,因此,镁合金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很大的发展 潜力。
在实际生产需求的推进下,随着汽车工业领域对镁合金需求的迅 速增加,已开发出很多种类的镁合金,如高强镁合金、耐热镁合金和 超轻镁合金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测试技术的提高,现有的 镁合金材料在应用方面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镁合金电机外壳制作方法,此镁 合金电机外壳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镁合金电机外壳制备的 工艺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外壳,此电机外壳旨在解决 现有技术中制作的电机外壳强度较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镁合金电机外壳制作方法,所述电机外壳由镁合金制作,所 述镁合金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分组成:Al为8.1%~9%、Si 为0.8%~2.0%、Mn为0.1%~0.6%、稀土元素为0.003%~11%、Nb 为0.006%~3%,其余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1):熔炼,根据所述镁合金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称取 所述镁合金原料,将所述镁合金熔化、打渣、升温,待所述镁合金原 料全部熔化后再继续搅拌5-10min,最后将合金熔体经除渣后静置至 杂质沉降;
步骤(2):模具预热,将制作所述电机外壳的模具进行预热,得 到预热后的模具;
步骤(3):浇注和凝固,向预热的所述模具中浇注所述镁合金熔 体,待所述镁合金熔体凝固后,得到凝固后的镁合金;
步骤(4):固溶处理,将凝固后的镁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 溶处理后的镁合金;
步骤(5):淬火处理,将固溶处理后的镁合金进行淬火处理,然 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淬火处理后的镁合金;
步骤(6):深冷处理,将淬火处理后的镁合金置于液氮中进行深 冷处理,得到镁合金铸件;
步骤(7):加工成型,将经过步骤(6)处理后的镁合金铸件进 行加工成型处理,得到所述镁合金电机外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的预热温度 为140-379℃,预热时间为1-2h。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的固溶处理 的温度为390-4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元和利泰镁合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元和利泰镁合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8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