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仪表板总成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7507.0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0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政;胡健;周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B62D2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仪表板 总成 汽车 | ||
1.一种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仪表板,以及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3),
所述功能模块(3)与所述仪表板之间通过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并通过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信号连接;
在所述功能模块(3)为多个时,不同所述功能模块(3)和所述仪表板之间各自形成的机械接口为采用同一标准机械结构的接口,不同所述功能模块(3)和所述仪表板之间各自形成的第一电性接口为采用同一标准通信协议的接口;
所述功能模块(3)为任意一种可提供娱乐性服务或舒适性服务的装置;
仪表板台架(11)和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连接的转向锁壳(12);
所述功能模块(3)和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总成还包括: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4);
转换接头(5),包括用于与所述转向锁壳(12)组装的第一接口端,用于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组装的第二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组装的第三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组装的第四接口端,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通过第一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之间通过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端和所述第三接口端线束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和所述第四接口端线束连接。
2.一种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仪表板,以及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3),
所述功能模块(3)与所述仪表板之间通过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并通过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信号连接;
在所述功能模块(3)为多个时,不同所述功能模块(3)和所述仪表板之间各自形成的机械接口为采用同一标准机械结构的接口,不同所述功能模块(3)和所述仪表板之间各自形成的第一电性接口为采用同一标准通信协议的接口;
所述功能模块(3)为任意一种可提供娱乐性服务或舒适性服务的装置;
仪表板台架(11)和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连接的转向锁壳(12);
所述功能模块(3)和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当所述功能模块(3)和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时,所述总成还包括:
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4);
转换接头(5),包括用于与所述转向锁壳(12)组装的第一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组装的第二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组装的第三接口端,以及与所述操控装置(4)组装的第四接口端,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之间通过第一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
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之间通过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
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端通过线束分别与所述第三接口端和所述第四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通过线束和所述第四接口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75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