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衡车的踏板组件和平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6913.5 | 申请日: | 201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4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苏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领航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5/04 | 分类号: | B62J25/04;B62K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5 | 代理人: | 苟明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踏板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衡车的踏板组件和平衡车,所述平衡车包括车体和设置于车体两侧的车轮,所述车体包括踏板组件、底板和压缩弹簧,所述踏板组件和底板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底板包括连接板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连接板靠近车轮的一侧,所述底座包括固定架和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固定于固定架,所述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光耦开关,所述踏板组件包括踏板和触发件,所述触发件一端与踏板相连,所述触发件的另一端与光耦开关配合触发信号,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踏板组件的踏板相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
技术领域
本方案涉及平衡车,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平衡车的踏板组件和平衡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
平衡车包括车体和设置于车体两侧的车轮,车体包括底座、固定架和踏板,踏板嵌入底座与底座配合,固定架固定设置于底座靠近车轮一侧的下底面,固定架包括固定座和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固定在固定座内,所述固定座固定于底座,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光耦开关和控制器,光耦开关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相对设置,踏板包括踩踏板和凸块,凸块与踩踏板垂直并往垂直方向延伸,底座包括挡板和底孔,挡板与底孔连接,踏板的凸块可嵌入底座的底孔中,当使用者站在踏板上的踩踏板上时,凸块嵌入底孔从而挡板随着下降,挡板挡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之间,阻碍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红外线发射器发出来的信号,平衡车的控制器与红外接收器连接,控制器将检测到信号以此为触发信号驱动车体,因此光耦开关的灵敏度对平衡车的驱动尤为重要。
现有的平衡车,设置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的触点在靠近两侧的车轮,当使用者踩在踏板上,当脚踩的位置要踩在靠近两侧的车轮才能触发光耦开关,这样导致光耦开关的灵敏度较弱,不能及时触发信号,若灵敏度低,容易造成启动/停止开关失效,造成危险,同时若不够便捷,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光耦开关灵敏度的平衡车的踏板组件和平衡车。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平衡车的踏板组件,所述平衡车包括车体和设置于车体两侧的车轮,所述车体包括踏板组件、底板和压缩弹簧,所述踏板组件和底板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底板包括连接板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连接板靠近车轮的一侧,所述底座包括固定架和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固定于固定架,所述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光耦开关,所述踏板组件包括踏板和触发件,所述触发件一端与踏板相连,所述触发件的另一端与光耦开关配合触发信号,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踏板组件的踏板相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
当踏板处于自然状态下,触发件控制光耦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不触发信号。当使用者踩在靠近车轮一侧的踏板上时,触发件控制光耦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进而触发信号,当使用者踩在远离车轮一侧的踏板上时,压缩弹簧一端与踏板组件的踏板相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压缩弹簧充当踏板的支点,使触发件控制光耦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也可实现触发信号,这样使用者在任意位置踩动踏板的时候都能触发信号,提高光耦开关的灵敏度。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包括座孔,所述座孔设置在连接板的靠近车轮一侧,所述座孔为一通孔,所述触发件包括挡板和挡板座,所述挡板座一端与所述踏板连接,所述挡板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挡板座嵌入座孔中,所述挡板座与所述座孔配合连接。
由于座孔为一通孔,在安装踏板时,相当于给挡板座提供一定位的空间,只需要将挡板座套进座孔中即可,安装过程方便踏板的对位。
可选的,所述挡板座为一圆柱体,所述座孔的横截面为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领航致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领航致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6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