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基砂轮用润湿粘结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3894.0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3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郝俊杰;王俊姿;纪振晖;吴成义;张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D3/28 | 分类号: | B24D3/28;B24D3/34;B24D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砂轮 润湿 粘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一种树脂基砂轮用润湿粘结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润湿粘结剂的各个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机溶剂:11‑73.3%、树脂液:10‑20%、树脂粉:10‑40%、交联剂:0.5‑3%、增粘剂:5‑20%、表面活性剂:0.2‑4%和分散稳定剂1‑2%;黏度范围为280 mPa·s(35℃)‑590.5 mPa·s(25℃)。所制得润湿粘结剂配置简单,易于保存,有适当的黏度,对多刃口磨料颗粒与树脂结合剂润湿性好,所制得包覆结构的包覆态多刃口磨料颗粒组合物可以实现无漏粉,无磨料聚集现象,松散适度,成型性好,压制成的磨具组织结构均匀,使用性能稳定,低温强度和高温强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脂基砂轮及各种切削或磨削工具的制备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树脂基砂轮用润湿粘结剂的研发及应用该润湿粘结剂所制备包覆刃口磨料颗粒组合物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树脂砂轮的生产工艺问题。
技术背景
经过近十年的文献检索,现有的树脂基砂轮一般的制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树脂结合剂干粉与多刃口磨料颗粒混合后直接放入模具内热压制成,一种是在树脂结合剂与多刃口磨料颗粒中加入润湿剂一同混料,再进行装模热压得到产品。前者尽管压制效率高,操作简单,但在常温下不能实现将所有树脂结合剂包覆在多刃口磨料颗粒表面的状态,所得制品内部结构不均匀,性能不稳定;后者在混料过程中加入润湿剂,有效的提高了制品的综合性能,但现有润湿剂仍有致命的缺点:润湿剂活性不足,不能够同时将多刃口磨料颗粒表面与树脂结合剂颗粒表面完全润湿;室温下仍不能完全实现将所有树脂结合剂包覆在多刃口磨料颗粒表面形成树脂结合剂包覆在多刃口磨粒的包覆状态。故现有的加润湿剂混料热压工艺所制得制品,仍不能解决多刃口磨料颗粒分布不均匀,包覆力不强,产品性能不稳定的缺陷,为此本发明采用了一种自制的润湿粘结剂。
针对现有润湿剂的缺点,开发出有机润湿剂有很重要的意义。本发明将提供一种润湿粘结剂,利用该润湿粘结剂所制得层状树脂包覆态刃口磨料颗粒组合物有很高的润湿活性和很强的包覆力,在混料过程中能够实现既没有多刃口磨料颗粒聚集现象,也没有剩余无机填料和树脂粉。本发明中将润湿剂分成两个部分,主要润湿剂和辅助润湿剂两部分。主要润湿剂是树脂液,其作用是保证结合剂和多刃口磨料颗粒很好的粘接,在硬化时不能破坏树脂结构。辅助润湿剂由交联剂、增粘剂、表面活性剂和分散稳定剂混合得到,作用是提高成型料的松散性,调节结合剂的粘接效果。
润湿剂的加入量要根据结合剂中树脂含量、多刃口磨料颗粒的粒度、润湿剂的粘度、环境温度来确定,一般认为增加树脂粉的含量,需同时增加润湿剂的加入量。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粗粒度的多刃口磨料颗粒所需的润湿剂量比细粒度的多刃口磨料颗粒需要的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以往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润湿粘结剂,及用该润湿粘结剂在规定工序操作下制成以多刃口磨料颗粒的每一个颗粒为中心,外部均匀的包覆一层树脂结合剂,能够实现多刃口磨料颗粒和树脂结合剂形成一种无漏粉的,无磨料聚集的,不易碎的,松散的小球状包覆态多刃口磨料颗粒组合物。还提供了用上述润湿粘结剂和所制备的包覆态多刃口磨料颗粒组合物制备树脂基砂轮的工艺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树脂基砂轮用润湿粘结剂,所述润湿粘结剂的各个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机溶剂:11-73.3%、树脂液:10-20%、树脂粉:10-40%、交联剂:0.5-3%、增粘剂:5-20%、表面活性剂:0.2-4%和分散稳定剂1-2%;
所述润湿粘结剂黏度范围为280 mPa·s(35℃)-590.5 mPa·s(25℃)。
进一步,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有机溶剂为乙醇、糠醛、甲酚、N,N-二甲基甲酰胺/ 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毗咯烷酮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进一步,所述树脂液为酚醛树脂液,苯并噁嗪树脂液,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液,聚酰亚胺树脂液一种或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3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陶瓷结合剂熔制过程中硼挥发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切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