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产锌焙砂的两段式回转窑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7896.9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1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贺石球;秦志刚;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明鑫 |
主分类号: | F27B7/02 | 分类号: | F27B7/02;F27B7/10;F27B7/20;F27B7/26;F27B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酉***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窑 筒体 两段式 第一托轮 制备工艺 沉降室 下料管 锌焙砂 齿圈 轮带 上料 外壁 生产周期 生产 倾斜设置 筒体内部 出料端 连接罩 底座 端头 煤量 回收率 消耗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锌焙砂的两段式回转窑及其制备工艺;所述回转窑包括呈倾斜设置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通有沉降室,所述沉降室的上方设有上料带,所述上料带的出料端下方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端头与第一筒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筒体的一侧外壁上设有第一轮带,所述第一轮带的下侧设有第一托轮,所述第一托轮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侧外壁上设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的一侧设有回转窑连接罩。本发明所使用的两段式回转窑提升了生产周期,可达到生产三个月以上不结窑,并且回收率也大大提高,可以达到95%以上,同时也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每天仅需2~3吨煤量即可完成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锌焙砂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锌焙砂的两段式回转窑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锌焙砂是次氧化锌经焙烧后所得的产物,其外观呈褐色微颗粒状固体,主要含氧化锌,硫酸锌,硫化锌,锌焙砂主要便是用于锌的冶炼,是炼锌最主要的原料,而锌焙砂的烧结主要是以次氧化锌为原料,通过回转窑不断的旋转加热,最终获得锌焙砂。
现有技术中的锌焙砂回转窑在回转窑只有一段式,从而导致回转窑的整体转速是一致的,所以当发现产品还需要延长在回转窑中的煅烧时间时,会降低回转窑的转速,却无法阻止后端的原材料源源不断的向高温段的回转窑滚来,容易造成结窑;反之,当发现成品需要缩短在回转窑中的煅烧时间时,会提高回转窑的转速,此时后端的原材料还没有完全除杂和排除可挥发性物质,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或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锌焙砂的两段式回转窑及其制备工艺,具备的两段式回转窑提升了生产周期,可达到生产三个月以上不结窑,并且回收率也大大提高,可以达到95%以上,同时也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每天仅需2~3吨煤量即可完成生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锌焙砂回转窑在回转窑只有一段式,从而导致回转窑的整体转速是一致的,所以当发现产品还需要延长在回转窑中的煅烧时间时,会降低回转窑的转速,却无法阻止后端的原材料源源不断的向高温段的回转窑滚来,容易造成结窑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生产锌焙砂的两段式回转窑,包括呈倾斜设置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通有沉降室,所述沉降室的上方设有上料带,所述上料带的出料端下方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端头与第一筒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筒体的一侧外壁上设有第一轮带,所述第一轮带的下侧设有第一托轮,所述第一托轮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侧外壁上设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的一侧设有回转窑连接罩,所述回转窑连接罩的一侧设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一侧外壁上设有第二轮带,所述第二轮带的下侧设有第二托轮,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侧外壁上设有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设有窑头罩。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托轮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板的一端与底座相连接,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下侧设有固定块。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板的顶端均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室的上部套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四侧均设有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室的顶端两侧均设有观察窗,所述沉降室的一侧连通有尾气管道,所述尾气管道与尾气处理系统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室与第一筒体的连接处设有固定轴承,所述下料管贯穿固定轴承的内圈并延伸至第一筒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窑头罩的一侧设有煤气管道入口,所述煤气管道入口与第二筒体背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窑连接罩内壁上水平设置有与第一筒体相匹配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外沿的回转窑连接罩内壁上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筒体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明鑫,未经甘明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78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颗粒烧结炉
- 下一篇:环保型烧结砖旋转隧道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