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导电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5808.1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3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让同;李亮;刘淑萍;胡泽栋;耿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6;D02G3/4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王红培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导电 纱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柔性导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柔性导电纱线为三层同心皮芯结构,外层由涤纶短纤维包缠,芯层由连续的经阳离子处理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基导电介质构成,中间层由热收缩后的腈纶纤维组成;
所述的柔性导电纱线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阳离子处理:将再生纤维素纤维置于阳离子改性剂溶液中处理;
(2)混纺:将阳离子处理后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腈纶纤维、涤纶短纤维进行混合纺织成多组分纱线,再生纤维素纤维置于多组分纱线芯层,腈纶纤维处于中间层,涤纶短纤维在外层分布;
其中,再生纤维素纤维长度为46-49mm,细度为0.9-1.0D,腈纶纤维长度40-43mm,细度为1.2-1.3D;涤纶短纤维长度为34-37mm,细度为1.5-1.6D;
(3)导电介质自组装处理:将多组分纱线反复浸渍于导电介质分散液中进行自组装处理;
(4)膨体处理:将步骤(3)导电介质自组装处理后的纱线进行湿热处理,得到柔性导电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导电纱线,其特征在于:再生纤维素纤维采用壳聚糖、DMAC或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阳离子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导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再生纤维素纤维置于由阳离子改性剂溶液中,阳离子改性剂溶液浓度为0.5-1%,温度为50-80℃,处理30-60min,水洗后烘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导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导电介质分散液为阴离子型碳纳米管、阴离子型石墨烯及阴离子型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一种,分散液的浓度为0.5-3%,温度为20-30℃,处理30-60min,水洗后室温晾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导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湿热处理的温度为130-150℃,相对湿度为90%,处理时间为10-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导电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再生纤维素纤维、腈纶纤维、涤纶短纤维的混纺比为40: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58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