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动式教育方法及教学电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64786.7 | 申请日: | 2018-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8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彦;洪荣昭;蔡其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彦 |
| 主分类号: | G09B7/04 | 分类号: | G09B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互动式 教育 方法 教学 电子 装置 | ||
一种互动式教育方法及教学电子装置,该互动式教育方法通过教学电子装置实施,所述教学电子装置包含输出单元、输入单元及处理单元,所述方法包含:所述处理单元经由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提问;所述处理单元判断经由所述输入单元所接收到的来自所述使用者对于所述提问的回答是否符合对应于所述提问的正确答案;当所述处理单元判断经由所述输入单元所接收到的来自所述使用者对于所述提问的所述回答不符合对应于所述提问的所述正确答案,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回答是否符合词汇数据库的多个词语中的一个,若是,则所述处理单元经由所述输出单元输出对应于所符合的词语的词语释义。本发明能够提升学习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动式教育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帮助使用者在认知混淆的情况下延伸学习的互动式教育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教学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教学方法或系统于对于学习者错误的作答内容并未多加着墨。本发明的发明人于是想到,若能针对学习者错误的作答内容授予进一步的延伸教育,将有助于提升学习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动式教育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电子装置。
本发明互动式教育方法,通过教学电子装置实施,所述教学电子装置适于与使用者互动,所述教学电子装置包含输出单元、输入单元及处理单元,所述方法包含:所述处理单元经由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提问;所述处理单元判断经由所述输入单元所接收到的来自所述使用者对于所述提问的回答是否符合对应于所述提问的正确答案;当所述处理单元判断经由所述输入单元所接收到的来自所述使用者对于所述提问的所述回答不符合对应于所述提问的所述正确答案时,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回答是否符合词汇数据库的多个词语中的一个;及当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回答符合所述词汇数据库的所述词语中的一个时,所述处理单元经由所述输出单元输出对应于所符合的词语的词语释义。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的互动式教育方法还包含:所述处理单元使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分析经由所述输入单元所接收到的来自所述使用者的语句以产生分析结果;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并使用自然语言生成技术,产生属于自然语言形式的答复;所述处理单元根据预定原则修改所述答复而产生测试性答复,其中,所述预定原则使所述测试性答复具有语法上的错误或拼写上的错误;及所述处理单元经由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所述测试性答复。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的互动式教育方法还包含:当所述处理单元经由所述输入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使用者对于所述测试性答复的校正输入时,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校正输入是否指示出将所述测试性答复校正为所述答复;及若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校正输入未成功指示出将所述测试性答复校正为所述答复,且所述处理单元还经由所述输入单元接收到答案输出指令,则所述处理单元经由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所述答复。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的互动式教育方法还包含:当所述处理单元于预定时间内未经由所述输入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使用者对于所述测试性答复的所述校正输入时,所述处理单元经由所述输出单元输出用于引导所述使用者输入所述校正输入的提示消息。
本发明教学电子装置,适于与使用者互动,所述教学电子装置包含输出单元、输入单元及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于所述输出单元及所述输入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经由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提问。所述处理单元判断经由所述输入单元所接收到的来自所述使用者对于所述提问的回答是否符合对应于所述提问的正确答案。当所述处理单元判断经由所述输入单元所接收到的来自所述使用者对于所述提问的所述回答不符合对应于所述提问的所述正确答案时,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回答是否符合词汇数据库的多个词语中的一个。当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回答符合所述词汇数据库的所述词语中的一个时,所述处理单元经由所述输出单元输出对应于所符合的词语的词语释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彦,未经王伟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47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